苏晏早知结果会是如此,便领命退下。
节日之前听了一耳朵郎情妾意,众臣也再无旁的事禀奏,是故萧启琛欢快地退了朝。
萧启琛回西殿换了身常服,正欲离开,徐正德前来通报:&1dquo;陛下,太后说今日是您生辰,特意在明福宫设宴,喊老奴请陛下过去呢。”
早就应下苏晏上巳节共去栖霞山故地重游顺便踏青的萧启琛:&1dquo;&he11ip;&he11ip;”
好在他并未失了理智,太后和自己已经冷战了小半辈子,如今她出示好的讯息,萧启琛无论如何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萧启琛略一思忖,道:&1dquo;朕午后还有政事处理,恐怕陪不了她多久,只会辜负太后一片好意。徐公公,劳烦你去问一句,太后若不介意,晚间朕要设宴款待诸位宗室子弟,届时请她移驾上林苑,一同饮宴。”
徐正德连声称是,转而离去。不多时一个小宫女回来反馈了太后的意思,既是宗室一起,恰逢上巳,又是生辰,那她定然会前往。
萧启琛随手赏了那小宫女一枚簪子,将她打了——每年供上来的饰太多,苏晏又用不上,素一点的到还凑合,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全被萧启琛赏给宫里的婢女,倒还赚了一堆美名,说陛下一视同仁,对下人都和颜悦色。
四下再无旁人,萧启琛左顾右盼后确认不会有其他事了,连忙将披风罩在身上,闪身出了西殿,朝着宫门疾步而去。
苏晏在那儿等他,萧启琛的行程不能随便改,只好偷偷摸摸的。
出宫门也紧张无比,生怕被抓住后报到太常卿那儿,免不了听他一顿唠叨,萧启琛做贼似的踏出西华门,长出一口气:&1dquo;可算走了。”
&1dquo;哪有你这么憋屈的陛下。”苏晏调笑他。
萧启琛抱怨道:&1dquo;父皇还在时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憋屈不憋屈的。”
苏晏忍不住向往道:&1dquo;启明还有几年了吧?赶紧把江山交给他,我们去看看名山大川。这么多年南北征战,我却也有很多地方没见过,不如阿锦呢。”
萧启琛道:&1dquo;那就说定了,我想先去苏州。”
苏晏自是好好地应下,与他并肩而骑,伸长手臂搂过萧启琛的脖子,在无人的小巷中偷来一点腻歪。
上巳的栖霞山游人络绎不绝,如今四海安定,闲来无事去山间踏青的人也更多了。钟山离得远些,又有长芦寺,礼佛之人大都去往那里,来栖霞的大都是年轻人,坐在溪边对酒赋诗,偶尔有男女眉目传情,众人心照不宣地一笑。
苏晏和萧启琛走马观花似的绕了一圈,萧启琛很想去与那些年轻人对诗,可又怕被哪家公子认了出来——此人在国子监横行霸道多年,金陵城中叫得上名号的世家子弟差不多都能认他个脸熟,实在瞒也瞒不住。
于是只得走过山间小路,溪水潺潺,阳光倾洒于青石之上,路边落着树影。
萧启琛好似对当年被苏晏无端一簪花的事尤其印象深刻,此次睚眦必报地给他戴了回来,还不许摘下。最后大将军顶着两朵小黄花出了栖霞山道,在旁边暗中护卫的天慧和天佑笑得肚子痛,只觉得这画面太精彩了。
回到台城,又是各自忙去。
沈成君近日轮值回京,和苏晏有许多话要聊。萧启琛为着晚上设宴操心,太后既然答应了会去,他少不得亲自过问许多细节,免得最后又惹老人家不高兴。
山间凉风与石板路成了个幻影,萧启琛握着狼毫,心不在焉地想:&1dquo;下次人少时再去&he11ip;&he11ip;等日后在临安定居,我天天去孤山。”
这么想着,枯燥的事也变得不那么难熬,萧启琛一桩桩地理好了,再走出太极西殿时,已经过了一天中阳光最盛的时候。
上林苑是萧启琛做皇子时,萧演赏他的园子,同时亦是先靖皇帝当年身居储君时习射之所。这园林经过修缮,再没了一丝一缕金戈铁马的意思,取而代之的是缠绵悱恻的江南风情,住的地方虽小,却有假山有池塘,饮宴的所在也格外风雅。
萧启琛到时,惠阳与启明俱已经在了,沈成君难得出现,还显出了一点局促,正和启明说话。他大概在描绘塞外风格,萧启明心向往之,满眼都是期待。
他又耐心等了片刻,挨个问候一遍,就迎来了太后的车驾。
太后蔡氏也多年不曾出台城。她先是四下转了一圈,被萧启琛陪着,倒也没有甩脸色,也不问他后妃之事,对昔年的矛盾却不再提及了。萧启琛心里还记着仇,却因为多年时光冲淡,没了你死我活的心思,安心陪她转回宴厅,是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
萧启平听闻太后也在时的表情淡淡的,反倒是启明,诸多过去和他挨在一起,说些最近遇到的有事给他听,总算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因为都是家里人,太后又在,苏晏便回避了。他晚饭在何处吃的萧启琛不得而知,直到挨个把人都送走,他才在麓云馆中等来了苏晏。
那人进门时,萧启琛正点燃香炉。
&1dquo;近来崖州进贡的沉香,我记得你上次说我的香囊好闻,里面也有这个。要是喜欢,今夜便点一些试试,据说有安眠之用。”萧启琛眼皮也不抬,办完手中的事,才望向苏晏。
对方站在屋中,斜倚着一扇山水屏风——那屏风上描画的三千里江河,水墨写意,是前朝名家之作,被临摹到了这扇屏风上,被萧启平搜罗来,他自己不甚在意,便送给了萧启琛,当做生辰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