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成苦笑,“这可真是,难怪我用上面的方子总是会出些差错,我还以为是我下的苦功夫不够,所以才医术不精,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这个。”
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走下去的路居然是错的,李大成一时间百感交集。
“李姐姐,医书的事不急这一时半会了,咱们还是先入座吃饭吧,这大冬天的,饭菜一会儿就凉了,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今日的饭菜有一些是在李伯山干活的酒楼里买的,一部分是自己家里面做的,可谓是异常丰盛。
宾尽主欢后,李氏便跟着李大成去了他的书房。李大成拿出当年李大夫留给他的那本医书,封面已经泛黄了,边角处有不少磨损,打开后,里面干干净净的,几乎和的一样,可见主人对这本书的爱惜。
“这书是东家留给我的,我怕弄坏了,不敢在上面做批注,又特意重誊写了一份,没想到这本书居然有问题。”
李氏也有些伤感,“我爹临死前还念叨着你,他把医馆留给了你,想着你靠着医馆以后成家立业也方便一些。后来我爹派人给你送信,这才得知家里闹了灾,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从此就没了你的消息。我爹后悔万分,一直想着若是当时把你也带走就好了。”
李大成眼角红了,“当时家里闹灾太严重了,粮食绝收,我靠着一个偌大的医馆居然连养活自己都困难,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离开往濯阳郡谋个生路。是我辜负了东家的信任,没有把医馆守好。”
李氏道:“这哪能怪你,要怪也只能怪天灾人祸。咱们姐弟俩重逢是件大好事,有什么可哭的。说起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李氏回忆起年少时无忧无虑的时光,爹娘俱在,她有一门人人羡慕的好亲事,少女们祈盼的一切她都有。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爹娘老了,丈夫也走了,只剩下她和孙儿相依为命。时也命也运也,这一切谁又能说得清楚。
当时跟在她身边的小萝卜头也长大了,做了祖父,儿孙绕膝,一大家子和和美美的。虽然过得不算荣华富贵,可比之任何人都不差。
“大成,你们家是谁将来要继承你的医术?”
李氏想着,趁她还有一丝精力,倒不如教一教李大成的子孙辈,不至于让他们像李大成这样误入歧途,以后的路走的也更顺畅一些。
李大成把一旁的鱼娘拉过来推到李氏跟前,“李姐姐,我家如今只有鱼娘一人随我学医。我的医术不佳,
李姐姐,不如你教一教她?”
李氏见到居然是鱼娘学医,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鱼娘不是在学堂跟随郑夫子学习吗?学医可是一件苦差事,她的时间够吗?”
鱼娘用清脆的声音回答道:“够的,我可以半天去学堂,半天去学医。”
看爷爷的口吻,沈思安的祖母医术定然不会差。若是能跟着她学习,想来会进步的更快,鱼娘知道,自己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李氏仔细打量了一番鱼娘,严肃道:“鱼娘,你若是跟着我学医,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能有片刻的懈怠,若是达不到我的要求,我会随时让你离开。你明白吗?”
鱼娘斩钉截铁道:“我明白!”
李氏笑了,“真是个好孩子。”
第118章略
拜了李氏为师后,鱼娘一天的时间分为了两部分,上午去学堂跟随郑夫子学习四书五经,下午便去沈家跟着李氏学医。
既然下午要跟着李氏学医,要之事便是跟郑夫子请个长假。郑夫子知道鱼娘的来意后一直蹙眉,语重心长道:“子愚,做事万万不可三心二意,即便你是个聪明孩子,可也不能一心二用。你若是想要考秀才,就老老实实待在学堂里跟着我读书,别想其他的歪门邪道。”
鱼娘有些羞愧,她读书只是为了明理,能够读懂这个时代的书,理解大家的思想,从未想过女扮男装去考科举,因为即使她的功课做的再好,连考场的门都进不去。
但是郑夫子不知道这些,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鱼娘知道郑夫子虽对待学生有些散漫,却不是一味的放养,他会点醒学生不开窍的地方,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可以说,遇上郑夫子实在是她的幸运,只是她注定要让郑夫子失望了。
鱼娘低头,不敢看郑夫子失望的眼神,“夫子,我已经决定好了。”
郑夫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即使心中对鱼娘的选择一万个不满意,他到底还是没有说出什么过分的话,
“你决定好了以后不要后悔。”
鱼娘走到门口,转身对郑夫子深深地长揖,“夫子,对不起。”
郑夫子摆摆手,“走吧走吧,你都已经选择好了,我难道能把你拴在这学堂里吗?你无愧于自己的心便是。”
鱼娘给砚台里加了些清水,沾了些墨后,在粗糙的纸上开始誊写李氏给她的医书。上午从学堂下学后,她便直接来了沈家。就连午饭也是在沈家用的。
李氏和李大成有了这样一层关系在,两家无疑亲近了许多。沈家只有李氏和沈思安两个人,平日里李氏或是收拾家务或是做些针线活。而沈思安则待在自己的书房里埋头苦读,只有到吃饭的时间才会出门。等到沈思安也入学以后,沈家百日里就只剩下李氏一个人了,故而沈家显得分外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