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理会这茬,冲张致道:“君若真乃治世之良才,何不投效朝廷?”
此番南下,就是因为听说了张致的一些事情,见张致的治理能力甚至过很多地方官员,起了爱才之心,试图说服张致归顺朝廷。
这样他曹操可以再立一功,顺便把张致这样的人才招至麾下那是更好了。
结果,张致闻言,却冷笑道:“孟德公又为何辞官而去呢?”
曹操顿时无言以对,沉吟良久才说道:“君若莫要自误,一旦朝廷缓过手来,大军压境,悔之晚矣。”
张致长笑:“现在这样,朝廷要杀我,需大兵压境,一旦如你所言,归顺朝廷,要杀我,就只需一尺白绫一个健奴了吧?”
曹操急切道:“君若信我,决然不会的。”
张致摇了摇头道:“致年幼无知,承蒙众人抬爱,担此重责,夙兴夜寐,寝食难安,素闻孟德公当世大才,特来助我,真是不胜荣幸。”
要说三国名士,有几个可比曹操啊。
想要曹操帮忙出谋划策是不可能的,但留下他好处多多。
三国诸侯中,曹操无疑是最强的,让他看看自己的本事,万一将来自己失败了,就去投靠他;而且,曹操是一块金字招牌啊。
曹操一愣,看着张致身后的张收和二十名黄巾力士,唯有苦笑,本想来降伏张致,想不到却被对方强行留下了。
第二天一早,张致弄了辆马车,载着自己和曹操,在一队武安国的护佑下离开了奉高,去看看屯田的成绩。
张致不怕被曹操学去,因为他记得历史课本上好像说过,曹操本就是靠屯田起的家,自己还是跟他学的。
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山,而今都已经被开辟成了山田,每隔数里设置一里。
此时正是秋收的季节,里乡百姓,正在里正和宿老的带领下,在山中劳作。
这些里乡一定意义上有些类似与老子所说:小国寡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倒是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
乡民们看到马车,知道是有贵人前来,纷纷下来观看。
里乡的里正还有年轻人,很多都是在道院文科读过书的,见过张致的画像,甚至有的见过张致本人。
认出了车上下来的张致,顿时激动叩,在这些狂热的信徒眼中,张致是神一般的存在。
知道了张致的身份之后,这些乡民们也激动起来,他们本是流民,正是张致让他们有了田,吃饱了饭,有了安身之所。
对于他们的表现,张致很满意,然后‘郑重其事’的介绍起了曹操。
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曹操是谁,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认识的。
有的流民家人参加黄巾军被杀,恶狠狠的盯着曹操;有的则露出害怕的神情,知道这是大人物,杀人不眨眼。
张致不以为意,拉着曹操上了车,带着他去了其他几处屯田点,情形大同小异,张致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带着曹操出来这一趟,目的无外乎两个,让曹操看看这些乡民,让他知道自己干的不错,万一将来自己真的失败了,投靠曹操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结局。
另一个目的就是让乡民看看曹操,让大家知道曹操投奔自己了,乡民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借他们之口,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