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急匆匆地奔进营帐,气喘吁吁地报告:“将军,不好了!匈奴十几万大军与魏军在冀州与幽州边界展开激战,形势危急!”
张燕闻言,眼神一凛,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地说:“好!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兄弟们,干他!趁他病,要了他的命!”
曹操不止一次的往并州派遣使者,但是均是被曲星等人拦截斩杀。曹操一时之间摸不清楚黑山军的意图,只能留下士兵防守以备不测。
张燕率领着三万黑山军如一条黑色的洪流般从山上涌下,他们的到来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风暴,让边境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恰在此时,曹操并未亲自前往前线指挥对抗匈奴的大战,而是稳坐邺城,运筹帷幄之中。
曹操目光深远,深知此时不宜分兵,于是任命了张辽为大将,统帅三军对抗匈奴。张辽英勇善战,智勇双全,是曹操麾下的得力干将。
就在张燕率领黑山军下山之际,他恰好与曹操在邺城的郊外相遇。两军对峙,气氛紧张至极。
张燕一马当先,身着战甲,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他望向曹操,大声呼道:“曹孟德,你避而不战,莫非是惧我黑山军不成?”
“张燕,你误会了。匈奴犯边,孤自当全力应对。你黑山军若是真心归顺朝廷,孤自当以礼相待。若是你心怀不轨,那便休怪我曹操不留情面。”
张燕,身披黑色战甲,威风凛凛,屹立于黑山军阵前。
他目光如炬,紧握长剑,怒视着远方的邺城。此时,晨曦初露,阳光照耀在黑山军战士们的盔甲上,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战鼓擂响,号角声震天。张燕挥舞着长剑,高声呼喊:“兄弟们,今日我们要攻下邺城,让曹贼付出惨重的代价!冲锋!”
话音未落,黑山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出震天的怒吼。
城墙上,守军见状,纷纷拉弓射箭,企图阻止黑山军的进攻。然而,黑山军战士们勇猛无比,冒着箭雨,迅逼近城墙。他们搭起云梯,攀爬而上,与守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邺城的城墙上,守军惊慌失措,箭矢、滚油、巨石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试图阻止黑山军的步伐。
但黑山军的勇士们仿佛感受不到恐惧,他们有的用盾牌挡住落石,有的敏捷地躲避着箭雨,有的则直接用身体去承受这一切,只为了为身后的战友开辟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在张燕的鼓舞下,黑山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向城墙。他们搭起云梯,攀爬而上,每一次的攀登都伴随着鲜血的飞溅和生命的陨落。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一抹殷红,如血染一般。太阳渐渐隐没在地平线之下,余晖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张燕站在城墙之下,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五味杂陈。
战斗持续了数个小时,黑山军虽然勇猛,但面对邺城的坚固防御和守军的顽强抵抗,渐渐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张燕不得不下令撤退。
撤退的号角在战场上响起,黑山军在夜色中迅撤离,带着伤员和战死士兵的遗体,消失在邺城外的旷野中。
战斗的第一天以损失了三千人而告终。
大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曹操严峻的脸庞。他坐在主位上,眼神深邃,眉头紧锁。周围,站着他的谋士和将领,包括荀彧、程昱、许攸、刘晔(煜)等,他们都是曹操最信任的智囊团。
曹操环视众人,开口说道:“目前形势严峻,敌人势大,我军虽勇,但也不能轻举妄动。各位有何良策,能助我军退敌?”
许攸接着说:“敌军虽强,但其将领之间未必和睦。我军可利用这一点,采取离间之计,分化敌军,使其内部不和,从而削弱其战斗力。”
荀彧先言:“大王,敌军虽众,但长途跋涉,粮草必不充足。我军可采取坚壁清野之策,避其锋芒,消耗其粮草,待其疲弱之时,再行出击。”
刘晔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敌军虽众,但我军士气正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我军可分兵几路,同时进攻,使敌军尾不能相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