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想不想到江南溜达一圈?”
“三哥,你又要上南京了?”
“我不去,你去”
“我自己能行吗?”
“你和我二哥赵元义两个人一起去”
“那我去!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去呢,那赵还真不敢去!”
“你这两天准备一下,过两天要押送一批琉璃镜子到通州,我二哥会在那里等你,然后你们俩合计一下,是走水路还是走6路。
琉璃镜子运到通州以后交给内务府的人就行了,至于他们怎么运到江南,很你没关系。
你的任务就是把咱们辽东都督府需要的东西带回来。买东西的银子,就从卖琉璃镜子的银子中支付,具体事务有人经管,你就起个监督的作用,明白吗?”
“明白!我就是监督他们,别贪墨了咱们的银子”
赵家庄糖厂里面还有一个守护严密的琉璃作坊,里面做工的人都是靖远侯府的家奴,担任护卫的人都是赵家的子弟。
大半年时间,作坊制作了两百多块,一尺见方的琉璃镜子和一千多块巴掌大小的小圆镜子。
赵元功已经和皇上达成协议,琉璃镜子交给内务府售卖,所得银两,分成三份,皇上占五成利,是皇上的私房钱,不交给户部。
赵元功占三成利,是赵元功自己的钱。
辽东都督府占两成利,算是都督府的财政收入,作为都督府的办公经费和属官属吏的薪俸。
在辽东,皇上和朝廷一文钱都没出过,除了朝廷原来设置的官府机构,后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赵元功负责,连官吏的俸禄和福利都是赵元功出钱。
赵元功不想承担这个名头,就把自己和辽东都督府的财务分开,由辽东都督府承担养官吏的责任。
在这一点上,皇上和朝廷大佬们都认为赵元功还是很知道分寸的!
所以皇上一文钱没出不说,还赚钱了。而且辽东的开荒地,明年就会有过了三年免税期的田地,需要给朝廷缴纳粮税了,按照目前的态势,三年后,朝廷每年可以从辽东收获十万石以上的粮食,皆大欢喜的局面。
赵元柱欢欢喜喜的带着十个护卫和五名属吏,押送四辆大马车去通州和赵元义汇合。
“大哥,我来找你了”
赵元柱伸出手,冲着赵元庆使劲摇摆。
在海边晒得黑乎乎的赵元庆走了过来。
“你怎么跑海边来了,海边的太阳多毒,小海风一吹,到晚上你可就遭罪了,你的小肉皮儿能火辣辣的疼。你就在衙门里面等着呗!我还能不回去?”
“嘿嘿,我就是想过来看看造船厂什么样,看看怎么造船”
“走吧!回家去!你大嫂听说你要来,准备请你吃大海鱼呢!天天都让渔民早上回来就给送新鲜的大鱼,这都连续送了五六天了,你可算来了,你再不来我就要吃吐了!”
赵元柱嘿嘿笑:“我还真的愿意吃大海鱼,刺少、肉厚、没有鱼鳞,还没有土腥味。要是有鲅梢也行,我就不愿意吃带壳的,太麻烦!”
“现在正是好时候,海货多了去了,什么玩意儿都有!你要是愿意吃海货,那你有口福了”
“大哥,你说海里这么多好东西,打鱼的渔民怎么不拿出去卖呐?你看他们都穷什么样了!都快光腚了!这大鱼拿到京城去卖,一条就能换一件衣服。”
“你不知道什么原因?”
“不知道!”
“就现在这天气,不用拿到京城去,放到明天就臭了!要想运到外地去,只能做成咸鱼或者是鱼干,鱼干也不值多少钱,还不够功夫钱。做成咸鱼呢,还没有盐!别看他们住在海边,吃盐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