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皇上也难哪……&rdo;吴若钊叹了口气,&ldo;昔年太后还生了儿子呢,只因不是长子,还闹出那么一场大乱来。如今皇后无子,长皇子和二皇子出身皆卑,都不如三皇子母家尊贵,更是麻烦哪。&rdo;李氏听了也替皇帝发愁,然而那毕竟是男人们的事:&ldo;如此说来,咱们家确实不能送女儿去参选了。&rdo;&ldo;我意已决。&rdo;吴若钊看着淡杏色的帐帷出神。留夜的一盏红纱灯的灯光投在上面,氤氤氲氲竟然微有血色,&ldo;不过,只怕二弟那边不作如此想。&rdo;吴若铮的性子与大哥截然不同,虽则也是个文人,却是个杀伐决断的性子。且他是庶子,多年来官场拼杀,更多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因此主意格外的大。就是吴老太爷生前,也不是很能管得住他。如今父亲不在,异母哥哥的话就更难让他听从了。&ldo;老爷好生跟二叔说说,自家兄弟,把话说开来总是好的。&rdo;李氏这话说得也并无把握。虽说吴家这一代只有兄弟两个,但二人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吴老太爷治学为官名声都好,可说修身平天下皆有所成,唯独齐家这一项情况不甚佳。他初娶六品武官之女黄氏,黄氏理财管家是一把好手,唯独行事太过刚硬。吴老太爷那时候年少,意气风发,少不得也向往个红袖添香。无奈黄氏女工出色,还会骑马拉弓,唯独不爱读书。说起来也是黄氏这不通诗书的名头太响了,吴老太爷的上司怜他对着悍妻无话可说,便送了他一个妾。这妾本是个官家小姐,后来家里犯了事被抄没,女眷皆成了官奴。这小姐却精于诗画,恰是吴老太爷心目中的红颜知己。本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再是个知己,也是个官奴,就算再抬举也抬举不上去,生了儿女身份也不高。可是黄氏眼里不揉沙子,虽对庶子庶女并不苛待,却对这妾十分厌恶,闹了不少的气。吴老太爷在朝廷上十分圆转,在家里却做不到这么自如,虽不至于到家宅不宁,也是差不太多了。吴若钊八岁之时,黄氏去了,吴老太爷又续娶了颜氏。颜氏进门,对前头的儿女们面子上总过得去,但也并不十分亲近,尤其是嫡庶分明,一对庶儿女的日子反过得不如前头嫡母在世的时候好。到了这时候,四个儿女才渐渐有了点同病相怜的感觉,然而之前的嫌隙终究是太大,因此老太爷去世之后,两兄弟在仕途上虽则相互援手,却怎么也达不到全无隔阂。吴若钊也叹了口气:&ldo;听不听的,我做兄长的也要把话说透。罢了,这些都待二弟回京再说罢。倒是那院子要劳烦你,好生收拾收拾。&rdo;李氏嗔道:&ldo;看老爷说的是什么话,二叔要回来,自然是我的事。老爷说这话,倒好像是跟我生分了。&rdo;吴若钊呵呵笑了一声,伸手摸了摸妻子的头发:&ldo;霄儿也十七了,他的先生看了他的文章,说今年秋闱十之八九是必中的。若真中了,他的亲事也可以物色起来了。&rdo;李氏犹豫了一下:&ldo;明年就是春闱,若是霄儿能中进士,那比举人又好得多。到时候再去说亲,姑娘的门第儿也能再高些。&rdo;吴若钊摇头笑道:&ldo;进士岂是那么好考的?依我的意思,霄儿中举不难,若要中进士却还差着点火候。明年的春闱我连场都不太想让他下,若不成还好说,若是中个同进士,那可就……&rdo;同进士虽然也是进士,但是名声上就差一点。都说同进士、如夫人,把二者相提并论。吴家这样的人家,吴老太爷不必说了,吴若钊兄弟也都是二榜进士,若是到了第三代的长子中个同进士,恐怕要被人偷笑了。李氏迟疑道:&ldo;其实霄儿才十七岁,也不必太急。&rdo;她是知道自家儿子会读书的,明年考不上,三年后也差不多该能考上才是。举人与进士相差且不是一点半点,若是儿子中了进士,出去说亲立时便能再高上一等。吴若钊笑起来道:&ldo;别人家中都是严父慈母,只见做娘的催着儿子成亲。到了我家,却是你这做娘的只顾着儿子读书了。&rdo;李氏面上一红,低声道:&ldo;妾身哪里是不急,只是只这一个儿子,自然盼着他有出息才是最要紧的。何况他是嫡长子,若是媳妇娶得不好,只怕家宅不宁。&rdo;嫡长子将来是要顶门立户的,吴家虽然不似那些勋贵人家有什么爵位要继承,但若是长媳理不了家,那也是大麻烦。何况若寻个高门大户家的姑娘,将来也得岳家些许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