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顺家就好很多,四个孙辈,只有向西一个姑娘,全家都看重她,三个小子也懂照顾人。
反而没有那么多重男轻女的毛病。
杨风知道她爸其实也有,他对老家的向东向北他们比俩姑娘重视得多。
这是风俗,是骨子里的东西,可谁让她妈是沈姥爷唯一的女儿呢。
气短,就不敢。
赶在吃饭前又回了杨奶奶家。
他们回家的时候现大爷爷还是把鸡杀了送下来了。
大奶奶家总共也就四只鸡,每次他们一家子回来都会用家里最好的来招待。
她们家不想这样,农村日子不好过,她们在城里供应丰富些,但是老人一片好心拦也拦不住,只能平时有好东西了就往回捎上一些。
像过年老家的糖啊糕点啊什么的都是她们家给置办的。
饭桌上,杨奶奶和以前一样,喝稀饭,偶尔夹一筷子菜,炖的土豆鸡更是碰都不碰的。
杨风看得无奈,戳戳沈妈,沈妈一看手快地给老人夹了一筷子鸡。
又拿起一旁的小碗连肉带汤舀了一勺子给她放在旁边让杨奶奶蘸着馒头吃。
“我不爱吃这个,你们吃。”
杨奶奶不高兴了,想把肉夹给杨风。
杨风赶紧把碗口挡住:“奶,我够了我够了,你就吃吧,这么大一盆呢,够吃的。”
在场的两个男人是不懂的。
二婶刚刚在沈妈盛肉的时候就慢下筷子了,这会儿连忙开口:
“妈,大哥他们难得回来一趟,你就好好吃吧。
也让他们尽尽孝,不然呀,这回去了也放心不下您呀。”
杨奶奶没再拒绝,只是神情还是不高兴,碗收回去,嘴里也要说:
“不会过日子,这汤下午还能煮个面吃,就蘸馍馍吃了。”
老大这一家子赚钱是能赚,本事都大,就是不会过日子,养的闺女也有些娇气。
炒菜盐啊酱啊,不知道能放多少,来几次能吃她一年的盐。
真不知道城里日子那么难,可咋过啊,来年门前要多种些红葱,那个炒菜香,没有肉也香。
“奶,我就喜欢吃你煮的调面,加了鸡汤都不是那个味儿了。”
杨风轻笑着哄人。
“就你那个小鸟胃,每次说要吃,也吃不了几口,下午给你做。”
沈妈和二婶对视一眼,得,没事儿了。
老太太就是这样嘴硬心软,几乎自虐式的吃苦,也要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对子女儿孙好。
来的时候大包小包,走的时候也没少拿。
一大包晒干的葱花,都不用再怎么加工一揉味道就扑鼻而来,擀碎了一泼热油拌面吃喷香。
家里攒的小米,新缚的几把刷子笤帚,地窖里取上来一袋红薯,一小包门前花椒树上摘的整粒花椒。
赶在五点前又坐上了回去的车。
她奶奶虽然嘴上说话不好听,比不上小婶家的儿子,可对杨风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