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玉大喜,按城门官的指示,在登记册子上写下名字,规规矩矩地站到一旁等候。
跟她站在一起的,还有十来个人,有的衣着华贵,有的服饰寻常,男女老少都有,看到她过来,好奇地看了两眼,都没说话。
过不多久,一名三四十岁、吊儿郎当的道士走过来,一边打呵欠,一边说:“这些人都要去玄渊观?”
看到此人,值守的城门官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拱手为礼,奉上一卷绢帛:“回张仙师,正是。”
这张道士接过,打开看了看:“嗯,张三,下院弟子张小三之父,探亲。李四,下院弟子赵二之友,访友。王五,上院弟子……咦,这个,灵玉,法师郑通玄弟子,奉师命送归度牒……”
张道士对着灵玉打量了一番,问:“就是她吗?”
“是。”
城门官忙将那张度牒呈了上来,“张仙师请看,度牒在此。”
张道士翻开度牒,面色凝重了起来,最后点点头:“我知道了。”
城门官松了口气。灵玉不知所以,他却明白,法师这个称号,不是谁都能有的,玄渊观分为下院、上院、内堂三个部分,其中上下院是弟子所在,内堂则是管理层所在,法师属于内堂。假如这孩子说的是真的,身为法师的弟子,多半会被玄渊观收入门中,到时候,地位可比他高多了。
“几位随我来吧!”
张道士多看了灵玉一眼,率先走上城墙。看他们都跟了上来,张道士伸手到腰间一摸,手中多了一只纸船,他掐了个法诀,张口一吹,那纸船呼的一下,变成了一艘两丈左右的真船。
这等神仙手段,看得几人目瞪口呆。张道士浑不在意,挥挥手:“都上去。”
等众人都上了船,只听张道士喝了一声:“起!”
整艘船凭空飞了起来。
灵玉抓着船舷,又是紧张又是兴奋。生平第一次飞上天,从上面看下去,所有人都成了蚂蚁,刚才恢宏的渊城都变得渺小无比,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其他人无不如是,更有甚者,腿抖如筛糠,瘫软在那里,只能紧紧地扶着船舷。
那张道士却毫不在意,坐在船头,一边摸出个葫芦喝酒,一边哼着小曲。
从渊城出,大概半个时辰,视野里出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
这座道观,并不比渊城更恢宏,但却带了一股浑然天成的气势,宏大、飘渺、出尘,让人不由自主地拜服。
灵玉全程都盯着下面看,看到这座道观,更是眼睛眨也不眨。
她在白水观呆了三年,可惜的是,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观,早已破败不堪,成了一堆废墟。此时见了玄渊观的山门,方知什么叫三大道观。
宫殿、牌楼鳞次栉比,宝塔高耸入云,屋舍俨然,来往的道士道童衣着整洁、精神气足,虽然房屋紧凑、人来人往,却是法度严谨、丝毫不乱。
灵玉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了,心中暗叹:原来这就是三大道观,难怪道门弟子,心心念念着要成为三大道观弟子。
此时,张道士收了葫芦站起身,一挥衣袖,脚下的纸船往下落去,稳稳地停在山门外。
“都下去吧!”
张道士喝道。
待船上之人走光,他又掐法诀,仍旧变作纸船,收回腰间。
此时,已有两名道童迎了上来:“张师叔!”
张道士“唔”
了一声,把那张记录访客的绢帛甩给他们,道:“探亲的访友的,你们看着办吧!”
而后一指灵玉,“你这娃娃,随我来!”
灵玉一愣,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张道士已经转身往里走了,她连忙跟了上去。
跟着张道士一路急行,不停地有道童停下来问安,口唤“张师叔”
,也有年轻道士唤之“张师兄”
,而张道士只是懒洋洋地应一声,想来他在玄渊观中有些身份,只是,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去做接送的活呢?
走了半刻钟,张道士终于拐进了一座偏殿,灵玉小跑步跟上,出了一头细汗。
这间偏殿甚是简朴,除了供奉的道祖像,只摆了一张桌子,桌旁坐着个白胡子老头,闭着眼睛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古师兄,快醒醒!”
张道士大声叫道。
白胡子老头一惊,睁开眼看到他,摸了摸胸口,慢吞吞地说:“我道是谁,原来是小张师弟,怎么,找我什么事?”
“自然是重要的事!”
张道士摸出那张度牒,丢到他桌上,“有人把通玄法师的度牒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