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嫣不由自主相信了,怪不得太后紧紧攥着玉牒,就是不肯交还给宗人府。
“……太后害死了朕的生母?”
崇庆帝喃喃道。
“崇庆元年,景华门有一个醉汉扣门,说陛下的身世,太后遣臣去捉拿拷打。”
杨荣道:“此人的身份,其实是兴庆宫一个帮闲太监,之所以认识陈氏,是因为给幽囚中的陈氏送过饭。据他亲口所说,陈氏被太后幽闭在静室之中,活活饿死了。”
“那这个太监……”
楚嫣问道。
“被臣杀死了,是太后的命令。”
杨荣道。
“驸马是不是因为听到了这件秘密,”
楚嫣问道:“才被太后……”
见杨荣点头,楚嫣不由得道:“太后娘娘为了遮掩这个秘密,害死了多少人啊……”
杨荣嘶声道:“臣妻李氏,也被太后派人害死了……本来要杀我的,却替我死了!”
就在这时,大门忽然被王怀恩推开,“陛下,突厥可汗率兵二十万,已经攻破了泾州,挺近到了武功,直逼长安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个大高、潮。
第六十四章
突厥作为大齐最大的边患,势力庞大,且蠢蠢欲动。
元康二十一年,突厥骨思可汗率领十万多名骑兵联合大齐叛将马思师所率领的两万兵力共同攻打雁门,长平侯将其击退。
同年八月,骨思可汗由此再次入侵代州,打败行军总管,略取河东,侵犯原州,穿越延州要塞,诸将与之战,不能分胜负。
直到二十三年,可汗送还扣押的大齐使者请和,献鱼胶为礼,说是用来黏固两国的和好。先帝便派人与突厥结盟,开放马市。但突厥无礼,若是互市不能满足其要求,说翻脸就翻脸,常常率兵骚扰定州,围攻并州,掠取男女。
但前后三十年时间,大体维持了和平,使大齐有时间对付西陲,巩固西南疆土,并昌盛国力。
如今突厥可汗率领兵马,攻破雁门,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竟打到武功,算是彻底撕毁了协议,崇庆帝一面派刘符生率兵出豳州道,一面派王庚领兵前往云中,掩杀骨思可汗后部,截断他的归路。
刘符生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汾东打了一场恶战,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虽然刘符生在此役中小胜,但是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的前进步伐,因为他遇到的是突厥的后部,其前锋已经由可汗亲自率领,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长安城中只有不到三万兵马,”
六部九卿在甘泉宫中,人人面色忧危:“长安城兵力空虚,调并州的兵马,最快也要六天赶到。”
“长安城即日戒严,”
赵安国道:“老臣可以出使突厥,面见突厥可汗,想方设法拖延,等大军抵达。”
“突厥可汗残暴,素来有斩杀使者的习俗,”
崇庆帝道:“太傅不怕一去不还?”
“老臣一把老骨头了,还有什么畏惧的?”
赵安国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突厥兵锋无可抵挡,若是攻破长安城,老臣死也无颜面见先帝!”
“朕难道有颜面见列祖列宗?”
崇庆帝道:“先帝在时,巩固长城,突厥不曾越过长城,自朕即位,丞相监国,不曾有尺寸之功,连边墙都没有再修建,致使突厥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地,等突厥退兵之后,朕再问罪他。”
突厥的铁骑速度极快,长安孤立无援,九门闭合,修筑工事,但临阵磨枪,又能抵御几时?前线奏报,一日三至,甚至渭水河畔,已经望见了烽火。
便有官员劝说车驾南迁:“……突厥多次入寇,其目的在于掳掠,如果我们离开长安,那突厥好战之心就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