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万万不可!”
属官们听到顾瑾玉的这个决定,纷纷劝阻。
郑顺更是道,“圣人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人何必冒险。大人要是实在不放心的话,不如让属下去吧。”
顾瑾玉明白手下的担忧,但他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他是镇南的知府不假,但终究是初来乍到,根基不稳,民心不齐。即便因为治理水灾在百姓心里有了声望,但还不够。
他若是当初和刘学政一同来镇南,与灾民同吃同住几个月,声望定然大涨,可他来晚了,只能在最后水利上出出主意。百姓对他的印象还只停留在擅长水利的知府上,甚至在一些人心中还没有刘学政地位高。
这次固县之行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巩固根基、凝聚民心的机会。
当然顾瑾玉也不是鲁莽的人,他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解瘴毒的药丸更是让府医加班加点的制作着。
“那属下跟您一同前往。”
郑顺见劝不了顾瑾玉,只能闷声道。
“你是同知,负责府城的安全,怎好轻易离开。”
顾瑾玉摇摇头,拒绝了郑顺的好意,“放心吧,我这次是和神医一同前往,还带十个府兵,不会出事的。”
顾瑾玉说完拍了拍郑顺的肩膀,“我去了固县,镇南府的安全就靠你了。”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守好镇南,等您回来。”
郑顺挺了挺胸膛,大声道。
第一零四章晋江首发,感谢订阅……
决定好的事情顾瑾玉不会再犹豫,第二天就亲自去了胡同找江师兄和梅神医。
梅不易纵使因为人参对顾瑾玉改观了不少,听了顾瑾玉的话后也大为震惊。
“有句话老夫要先说在前面,固县百姓所感染的并非瘟疫而是瘴毒,传染性没有瘟疫那么大但是也不小,进了固县起码要等所有病情稳定下来才可以出来。”
梅不易以为顾瑾玉和他进固县是作秀,不得不出言警告道。
顾瑾玉:“梅神医放心,本官既然能这么说,自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说完顾瑾玉向梅不易展示了自己让人制作出来的简易口罩和防护衣还有不少清热解毒的药材。
“你这法子不错,遮住口鼻确实能阻止一部分的瘴毒传播。”
梅不易队顾瑾玉做出来的口罩赞不绝口。
顾瑾玉也趁机说了几个前世耳熟能详的消毒法子。
“用醋或者石灰水撒在地上可以一定程度阻止瘴毒蔓延?”
梅不易听了顾瑾玉的提议后,并没有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不悦,反而沉吟了一下,喃喃自语起来。
“我记得《千金方》中有提及,如逢大疫,备有太乙流金散,由雄黄、雌黄、羚羊角、矾石、鬼箭羽、丹砂组成,晴天用布裹少量,早上或晚上,放庭中烧,可以消毒防疫①。莫非石灰也有此功效?”
“是了,瘴毒归根结底是湿毒,石灰遇水能最大程度的散发热量,或许能祛除湿毒。”
“瘴毒和瘟疫的病理十分相似,石灰的价格不高,我们倒是可以先配一些太乙流金散,再搭配石灰水说不定会有奇效。”
梅不易说到这里眼睛发亮,根本没发觉自己恢复了原本苍老的声音,自顾自的拿出一本书写写画画起来,浑然忘记了顾瑾玉还在一旁站着。
江谨见状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顾瑾玉笑了笑:“小师弟,那就不好见怪。师父是听你了你的话,在药理上有了新突破,并非故意冷落你。”
顾瑾玉并不在意,“神医在药理上有突破,是惠及万千百姓的大事,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见怪?”
江谨听了这话,对顾瑾玉的印象越发好了,于是找起话题聊了起来,大都是围绕着两人共同的长辈江季中展开的。
梅不易好不容易才捋顺纷杂的思路,才惊觉自己冷落了顾瑾玉这么久。
尽管他医术通天,但也是一介白身,就这么把一府之主晾在一旁,实在是太失礼了。
梅不易正要请罪,顾瑾玉就笑着道:“看来梅神医现在出了忘我之境了,方才江师兄已经将行李收拾好,不知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比较妥当?”
梅不易见顾瑾玉半天没提及自己的失礼之处,对顾瑾玉的好感更是超过了他的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