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市政府和“夜氏集团”
都坚称他们已经把伤亡降低到了最小程度,但却拿不出任何官方数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这是笔糊涂账,算不清楚的。
话虽如此,但却从来没有人前去施压,要求市政府和“夜氏集团”
公布这些数字。
这是因为,大多数救援、施工和废墟清理团队,其实都不是“夜之城”
的本地市民,而是“流浪者”
。
这个事实,已经被很多人忘却,并不奇怪,因为许多历史课都有意忽略了这一事实。
那时,“夜之城”
雇佣了数量众多的“流浪者”
佣兵,大多数都来自于“阿德卡多邦”
。
“阿德卡多”
迫切的想要找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而“夜之城”
也需要经验丰富、明知有生命危险却依然勇于出面的专业人士。
历史就是如此的讽刺,那些刻意生活在所谓“体制”
之外的“流浪者”
们,却恰恰是体制的救星。
那不是第一次,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有些时候,往往是体制外的人才能够打破一切。
虽然,按照合同来说,当时“夜氏集团”
和“阿德卡多”
之间签订的合约,完全是你情我愿的。
哪怕“阿德卡多”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夜氏集团”
也不必因此而有任何的自责。
但是,克洛温很清楚其中的猫腻,虽然他当时还没有出生,但“夜氏集团”
的情报、信息,对他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隐瞒的。
“夜氏”
,一个冰冷无情,一心只有“夜之城”
的智能ai,谁又能指望它有多么仁慈?
对“阿德卡多”
的那些流浪者,“夜氏”
毫无疑问是采取的“用完就扔”
的策略。
什么慷慨解囊,免费更换的“义体”
、“生物检测装置”
,都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罢了。
也不是,至少最后还活着的人,钱都没少付。
但工作时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