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盟良缘一朝定,心若磐石永不移。
《梁祝》千百年来为什么能传颂不息?
茅威涛女士曾说过,“这是一曲中国最古老的爱情宣言,也是中国人爱情观的终极皈依与向往。”
抛去时代背景与历史沉淀,《梁祝》的故事在蓝星,或许短时间内达不到像地球那样的高度,但无法否认这则故事本身的优秀。
每个华国人,都能轻易读懂其中的悲情浪漫。
舞台上。
第四场:十八相送。
三年时间已到,祝英台按照约定将要回家,梁山伯一路送行,二人依依不舍。
这里十八是字面意思,这一送,就送出了十八里。
一路上,祝英台百般暗示,然而梁山伯却不懂祝英台的意思。
其中有这么几段。
二人见山道上有柴夫,背柴下山。
祝英台问: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又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答: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却摇头:“他为家中把柴担,你为妻儿送下山。”
梁山伯却笑他糊涂。
二人继续前行,又见一清水塘。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笑道:配鸳鸯,配鸳鸯,可惜英台不是女红妆。
接着二人眼前又出现一口井。
祝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不该将我比作女人。
接着,二人途经观音堂。
祝英台立刻拉着梁山伯跪下:观音大士媒来做,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梁山伯却道:义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儿怎拜堂,走吧!
看到这里,无论是现场还是网络上的观众,皆是替梁山伯感到着急。
【服了,这还看不出来?】
【我都想上去呼梁山伯一耳光!】
【古代女子能做到这种程度,挺佩服祝英台。】
【梁山伯什么时候开窍啊,好着急!!】
着急的不只是观众,见梁山伯无法读懂自己的暗示,祝英台干脆直接提出将自家九妹介绍给梁山伯。
在得知九妹长相与祝英台相似后,梁山伯大喜,欣然答应。
祝英台则提醒他,早日上门迎娶。
于是长亭阔别之时,二人交换随身折扇。
转瞬,几月已过。
梁山伯总是拿着祝英台的折扇呆,他很是疑惑。
为什么,英台的笑声犹在耳?
为什么,思念常觉寒夜长?
为什么,万千心绪理亦乱?
兄弟别,哪堪料如此感伤!
这时师母出现,经过交谈,梁山伯这才惊醒。
原来,原来英台是女裙钗!
往日里的一幕幕浮上心头,之前祝英台的所有暗示,在这一刻彻底清楚。
梁山伯喃喃自语,最终化作巨大惊喜,拿出笔墨在那折扇之上,题下诗句。
看到这里,观众们也兴奋起来,终于,终于等到了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梁山伯会去寻找祝英台,一个个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他们却不知道,《梁祝》真正的杀伤力才开始真正展现。
如果接下是大团圆,那这个故事也不会成为传世之作。
很多时候,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悲剧往往更能成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