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怎么这么说?”
夏知源也不哭了,只是一脸错愕,道:“您有何凭证?”
夏知源还是太嫩了,只不过被我一提,就立刻泄了底。
我也没多做解释,只是淡淡道:“你与桂枝的关系,朕在你们刚入宫的时候就知道了。”
夏知柔的心腹婢女桂枝从小就很爱慕夏知源,但夏知源不为所动。我想夏知源常常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给桂枝听,桂枝也能在不暴露夏知源的情况下将这些想法透露给夏知柔,桂枝根本不会出卖夏知源。何文柳被罚被陷害,多半也是夏知源的主意,夏知柔只是执行者。小小年纪,心肠却如此歹毒,不得不防。
夏知源在宫里一直很低调的,他怎么都不会想到我竟然会知晓这一切,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就算我与桂枝要好,皇上有何证据说明我与文妃娘娘被害一事有关?”
我笑了,怎么,这么快就承认了吗?没事,现在我还不动你,你还有其他的用途,我笑道:“要是朕有证据的话,你现在应该是在温翠苑里陪柔昭仪,等着一起殉葬。”
接着,我想了想,问道:“朕一直有个疑问,文妃在后宫从未招惹过柔昭仪,为何柔昭仪这次硬咬着文妃不放呢?”
夏知柔觉得在我面前也无法再伪装成那种善良单纯之人,于是也就收回了他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摸样,声音很快的恢复平常,“堂姐曾经跟我说过,有一日她路过青鸾殿,朝里面望去,看见皇上与文妃娘娘,那时文妃娘娘全身脏兮兮的,但是皇上却不嫌弃,仍然将文妃娘娘抱在怀里。我想堂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心里妒恨文妃娘娘的吧。”
这算什么破原因?这个春天何文柳的衣服就没干净过,夏知源到底说的是哪天的事?我还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不过我也懒得纠缠,直接朝着祠堂走去。
我刚没走两步,又听到夏知源在我身后幽幽地说:“皇上真的以为文妃娘娘就如表面上那般?刚才您也看见文妃娘娘对微臣的态度了。”
这种挑拨离间的话,他也能说得出口?我没搭理他。其实何文柳什么性格我再清楚不过了,他脾气再好,也是有底线的人,丹儿是他从小养在身边的,现在丹儿死了,如果他不想着报仇才有鬼呢。要是何文柳有一点心机,就不会把薄荷送出去,也不会仍凭我将他放在后宫冷落五年还老老实实的呆着,有时候我倒宁愿他狠一点。
丹儿头七过后,便会下葬于公主陵,按照我之前的决定,夏知柔及其内监们都得殉葬。所以我打算亲自送她上路。
我带着处罚内监们来到夏知柔所住的温翠苑。温翠苑虽然是个苑,但占地面积不比宫殿小,夏知柔一直想当皇后,总是将这温翠苑打理得很好,似乎是想与贾婉茹的宝阁宫一争高下。可现在,温翠苑内萧索不堪,杂草丛生,哪还有以往光辉的景象,反而像冷宫了。
温翠苑的大门由侍卫们把手着,被罚的内监们都被关了起来,准备殉葬,而夏知柔依旧愣愣的坐在温翠苑主殿的大堂之上,看起来还有些气派。
“柔儿。”
我唤道。
夏知柔听见有人在叫她,慢慢的抬起头。她已经很多天没有梳洗过了,发髻凌乱,衣服也不整洁。我走到她身边,对她说道:“时间到了,你该上路了。”
夏知柔转过脸来,眼睛直溜溜的看着我,半晌过后,终于鼓起最后一丝勇气问道:“皇上,您有没有爱过我?”
她的语气里还透露着丝丝爱意,我一愣,看向她,她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和我们第一次在小花园里相遇时一摸一样,她渴望我回应她的真情。夏知柔果然是个傻子,都死到临头了,还问我这种问题。
我看着她那热切的目光,噗嗤一声笑了,笑声越来越大,响彻整个主殿,我的肚子快要被我笑痛了。爱我?怎么都要说爱呢?贾婉茹是这样,何文柳是这样,就连马上要被我殉葬的夏知柔也是这样,爱果然很廉价。
伴随着我的笑声,夏知柔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她意识到了,一切只不过是她的自作多情。
逐渐的,我止住了笑声,弯下腰来,将头埋在夏知柔的耳边,轻声说道:“你就快要死了,那朕就跟你说实话,朕不爱你,朕也不爱婉妃,不爱文妃,朕不爱任何人。你们夏家里没一个好人,朕早晚都会要了他们的命,你只不过是第一个而已,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你就先下去为你的家人探好路吧。”
说完,我起身转头,朝着门口走去,就听到夏知柔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不————”
,接着又传来她一阵阵的哭笑声,夏知柔受不了这个打击,疯了。
我走到门口,吩咐道:“动手。”
接着几个内监,手握白绫,走了进去,很快的,我就没再听到夏知柔的叫喊声,没过多久,那几个内监又走回我身边,说道:“皇上,柔昭仪去了。”
我没再说什么,也没转头去看夏知柔最后的容颜,直接离开了。
一个多月后,何文柳才把身体养好,只是还是过于纤弱,之前的一年我都白养活他了,我只好让王青从新开个单子,让他好生调养。
六月二十七,是丹儿四岁生辰,何文柳想去太庙给丹儿立盏长生灯,希望丹儿早登极乐。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去,也就只好陪着他。
太庙是个皇家寺庙,建立在京城郊外,太庙里有许多为得道高僧,专门为皇室子弟诵经念佛。太庙里供放着大同历代皇帝的牌位。我很少来这里,哪怕是先皇的忌日,我也是能逃就逃,因为我很讨厌一堆和尚诵经念佛的声音,跟咒语似的,念叨得我心慌。
到了太庙后,我刚下马车,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问得我心里直发毛,全身起鸡皮疙瘩。太庙的主持方能大师之前就听说何文柳要为三公主李丹儿立长生灯,于是老早就在门口候着了。
方能大师一看到我们过来,立刻上前行礼,接着就指引我们进去。太庙是朝廷拨款修建的,每年都花十几万两银子修葺,因此整个太庙占地广阔,十分庄重。我对于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怎么在心,主要是陪着何文柳。何文柳倒是朝方能大师问这问那的,他看着这太庙的环境如此之好,觉得在这里给丹儿立长生灯,丹儿来生一定会投个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