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不敢,”
萧璋肃穆的容颜终于微有缓和,垂首道,“母后选中明妤,其实是她的福分。”
“听你这般说,哀家便宽心了,”
沈太后拂了拂衣袖,似是随口问道,“你去见过明妤了麽?”
“还未。将嫁他国宗庙之女,不得诏,不敢见。”
“你永远是这般恪守本分,”
沈太后此话深远,想了想,又道,“北朝迎嫁的使者这次会在邺都停留半个月,为首的大臣是赵王司马徽和中尉裴伦。听说这位赵王生性勇猛好武,到时少不得让人陪他去清林苑狩猎尽兴,你素通武事,此事便由你安排。”
“是。”
“还有少卿,此次荆南之战着实扬名耀眼,大长我萧氏皇宗的志气,”
沈太后笑道,“哀家已派加骑快马命他回来,等他一到邺都便擢郡王爵,封号豫章,明妤北上时便让他送嫁。你觉得如何?”
萧璋有些踌躇:“少卿年方弱冠,如今就擢郡王爵怕是……”
沈太后摇头,打断他:“少卿不负我萧家子嗣,他当得!”
“是,多谢母后。”
萧璋垂首,将暗藏的一分担忧隐入眼眸深处。
两人再谈了片刻,在殿外雨声微小时,有内侍提声禀道:“太后,吴郡赵谐奉命入宫,已在前朝等候。”
萧璋捧着茶盏的手不禁一颤,随即又镇定自如,将茶盏慢慢放下:“母后何时招阿恬回来的?”
“那个犟人回朝,可不是哀家的本事,”
沈太后看了眼舜华,笑声忽染上秋雨的寒,飘在殿间透着说不出的空荡冰凉,“好在朝中自是有人与他交情匪浅。”
萧璋笑了笑,起身道:“母后,儿臣入宫还未来得及去文昭殿,想现在去看看陛下。”
“去吧。”
等萧璋退离殿中,沈太后靠在榻上捧起一卷竹简阅读,神情专注,似浑然忘记方才内侍通传的事。
舜华不得不提醒道:“太后,赵谐还在前朝等候。”
“让他等着罢。”
沈太后语气悠然,慢条斯理地卷了卷手中书简。
.
前朝弘文殿外,白衣文士站姿如松柏挺拔,冷冷望着面前内侍:“敢问公公,太后究竟何时才肯宣见赵谐?”
内侍屈于他凌人的傲气之下,亦很无奈,陪笑道:“请赵先生再等片刻。”
赵谐重哼一声,风雨袭来,白衣卷飞。他抬头望了眼远处墨云下承庆宫飞扬的殿檐,寒石般的眸间微微起了一丝犹豫,但更多的,却是清傲之下难以压住的怒火,一甩衣袖,便要步下台阶离去。
“阿恬,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