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大夏方面已同意以每把三十两白银的价格向我们出售燧发枪,而那红衣大炮则标价高达三千两白银一门。”
一名天竺官员恭敬地禀报。
“三十两?你觉得这个价格是否过于高昂?”
旃陀罗笈多微蹙眉头,神色凝重。
“价格确实很贵,然而眼下的局势,我们却不得不为之。”
官员面露苦笑,继续道:“东方之火器,威震四方,各国皆已派出使者抢购,以备战之需。”
“虽然我国可以选择仅购得少量燧发枪进行研究仿制,但在此期间,若他国趁机扩张势力,对我天竺而言,无疑将是沉重的打击。”
官员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旃陀罗笈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那就先从大夏那边购买五万支燧发枪吧。”
“是,陛下。”
。。。。。。
朝鲜。
“三十两白银?!那火器就算再厉害,这样的价格也未免过于昂贵了吧!”
李成桂听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是贵了些,但是这段时间有许多国家都去找大周进购火器了,属下觉得他们应该是不愁卖的。”
官员苦笑道。
“我国一年的赋税,除去必要开支后,剩余不多,这样的价格,我们根本难以大量购置。”
李成桂紧锁眉头,陷入沉思,“我们购置少量火器后进行仿制如何?”
“可以是可以,不过大夏方面那边规定每次购买的最低份额为1000支。”
“。。。。。。”
李成桂沉默片刻,最终咬牙道:“那便先买一千支吧。”
。。。。。。
大夏。
“陛下,近些日来西方诸国向我朝下单了大批量的火器订单。直至今日我朝已售出燧发枪三十万支,红衣大炮两万门,总计收益九百六十万。”
杨荣恭敬道。
“啧,果然最赚钱的就是军火生意。”
慕白眼睛微微一亮道:“做得很好。另外,记得将替换下来的旧式火器精心整修,务必保持外观崭新,不能让他国看出是二手货。我大夏,向来以诚信立国。”
“遵旨,陛下。”
杨荣点头应允,随后补充道:“此外,兵部尚书托我向陛下禀报,全军预计再有一月,便可全面换装新式火器,届时便可挥师天竺。”
话音稍顿,杨荣面露犹豫,终是开口:“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为何此刻要选择攻打天竺?我国刚刚攻克基辅罗斯,正是百废待兴之际,此时再启战事,恐非明智之举。”
慕白微微一笑道:“你觉得我国现在最缺什么?”
杨荣思索片刻,答道:“陛下现在派遣大量人手在全国各地修建名为铁路的交通要道,最缺的无疑是人。哪怕我们向大唐借了许多劳动力依然有些促膝见肘。”
“那天竺最多的是什么?”
杨荣面色一变随即苦笑道:“陛下英明。”
慕白拍了拍杨荣的肩膀正色道:“时代在变化,无论是修建铁道也好亦或是挖掘煤炭,甚至是各种小物件的制作都离不开大量的人力。”
“此番先将天竺打下来,他们那庞大人口将会是我大夏这艘大船快速前进的重要保障。”
“多谢陛下指点迷津,是臣短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