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还没好,不过青兰苑的已经好了。昨儿晚上才赶出来的。”
“幸好。幸好。也就你知道我的心,知道先做哪一个。”
老太太的声音里透出一丝疲惫,“老大家的那份,你给钧哥儿送去。”
蒋妈妈应了声后,有些犹豫地说道:“大太太的嫁妆里还有些东西对不上数。”
“我心里有数。”
老太太难得地对着她也有些不耐烦了,“你先把上一季赚得的银钱和账本给钧哥儿送去。”
珠帘晃动声响起。
蒋妈妈已然出去。
老太太深深叹了口气。
这些时日为了打点太子妃那边,可是多花了不少银子。前面挪动了大房的一些,近日来才刚刚填补上。结果春季的账现在才整出来。
至于高氏的嫁妆,这些天也得尽快填补好了。幸亏挪用的不多。
她也是没办法。
邹老爷子是文官,官儿不大,却带着股子迂腐气,不屑于那黄白之物。偏还不许她插手那些。结果,他过世的时候,家里已经没剩下多少产业了。
若不是大儿子给了她些田地铺子充到公中来,说是靠着这些赚得的钱来供家人吃用,邹家怕是早就支撑不下去了,少不得还得挪用她的嫁妆。
若真挪用了她的嫁妆,她的老底可就不保了。
不过,儿子送她那些田地铺子也不是白送的。
交换条件就是,帮忙照顾好大房的孩子们。
她既要帮忙打点好老大亡妻高氏名下的嫁妆,然后把银子尽数给高氏的几个孩子,她这边分毫不留。还要保证大房那几个孩子无忧无虑地长大,不被二房的人欺负。
老太太也知道,后面这一条,是因为老大媳妇儿的死,让老大对老二家的产生了嫌隙,所以一直提防着老二家的。
可,都是一家人,这样又是何必呢?
真要闹得太僵,让别人看了好戏,这邹家的名声恐怕就完了。
思及此,老太太的眼中凝起一股郁气。
这大儿子分分毫毫都要和她算计清楚,钧哥儿那脾气,倒是和他爹像。
得亏了和大儿子约定的这些,虽白纸黑字写明了,却也只有几个人知晓。不然的话,她的脸面怕是都要尽数丢光了。
老太太想到太子的态度转变,想到之前邹元钧的那番话,唤来了喜梅,“你去三姑娘那里,把那布料的牌子拿回来吧。”
收回牌子,便是收回管家权。当初二太太的牌子被收回,可是闹了不小的动静。三姑娘那里……
“要不要让蒋妈妈来?”
喜梅有些犹豫,“大少爷今儿在家里呢。听人说,刚刚去了青兰苑,如今怕是和三姑娘在说话。”
老太太刚才是气得头有些发痛,此时清醒过来,也觉得有些不妥。
身为大将军府长房嫡女,元槿必须要学会理家管家。而且,还得管得好,管得妥当。
邹家嫡女女儿的名声好了,对邹家的名声大有益处。
连带着往后元杺也会脸面十足。
不过元杺那边也得开始提点着些。
老太太想了想,吩咐喜梅道:“布料的那个你不用去要了,留在三丫头那里。你把元杺给我叫来。”
元杺虽然相貌好,又得了太子的青睐,但她性子不够沉稳。若真去了,少不得要坏事。
如今得教教她管家,顺便压一压她的性子。
老太太把负责药材的牌子给了邹元杺的消息传到青兰苑时,邹元钧正在元槿屋里看她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