丱陵之地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当时的有关学者称为“丱陵之变”
。
“丱陵之变”
让丱陵之地老百姓的干劲热情忽然高涨起来。
因为老百姓可以越级上告侵权之人,而且可以“告官”
;这意味着老百姓跟当官的站在了同一道“起跑线”
上。
但是,当井澜池敲开井刁媳妇屋门遭到井刁媳妇拒绝的时候,井澜池却只用了一句话就又捏住了井刁媳妇的“喉咙”
“你敢不从,里长我现在就可以便宜处决你!”
井刁媳妇一下子懵了,而且忽然意识到,老百姓的权利看似大了,而实际上却变得更了。
因为里长可以便宜就地处置所管理的地方生的一切隐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以,井刁媳妇压根儿就没有摆脱井澜池的“魔掌”
。……
井澜池为了彰显自己手里的权利,又仿照着周围其他地方里长的做法,建立霖方自治武装组织,名曰“井家冢自保会”
,且自任会长。被井澜池挑选的“自保会”
会员,清一色的年轻力壮的青壮年,而且配备有长枪子弹。
对基层里长组织的“自保会”
,赵奎山不但非常清楚,而且持积极的态度。但是赵奎山有明令
各地方自保会不得过一百人。自保会会员,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所有自保会会员名单一律交上级备案。自保会会长名单由丱陵最高军事部备案。
这就是,赵奎山想用哪个自保会充实自己的军事武装,都可以随时抽取征用。赵奎山这样做,一下子降低了丱陵之地的军饷支出。
不但如此;赵奎山为了表示对皇上的忠心,还奏请皇上,建议裁减丱陵之地的军事武装组织人员编制。
皇上看了赵奎山的裁军奏折之后,心里很是欣慰,认为赵奎山确是忠于朝廷之臣。但是,皇上还摸不清赵奎山的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于是问“赵巡督,丱陵之地远离京畿,军队裁减,可有把握丱陵无虞?”
“臣敢保证,丱陵无虞。”
赵奎山揖礼而答。
“裁军是何妙策?”
皇上问。
赵奎山揖礼答“被裁之人,节制于基层管理,战时为兵,农时为民,未有不妥。”
皇上听了赵奎山的话,觉得赵奎山的确是一条可以推广实施的妙计,因为可以减少庞大臃肿的军费开支,于是就允准了赵奎山的奏请。同时,皇上还把赵奎山的这个“寓兵于农”
的精简军队的奏议接受下来,并颁令到了各个地方。
很快,朝廷所辖的军队哗哗啦啦精简裁撤了三分之一。
赵奎山在丱陵做得更是隐蔽,不但裁军一半以上,而且把裁撤下来的兵员全部推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去开荒种地,由他们自给自足。但是,赵奎山要求他们刀枪不离身。因为地处蛮荒,带上刀枪,自己保护自己是至少的需要。对此,从赵奎山的丱陵军队里裁撤下来的官兵无不高兴。因为置身军队,被管制得太严苛,但是裁撤下来成了黎民百姓,那就自由放松多了;再者,因为刀枪还在,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参战,还会建立军功。有了军功,就有可能当官。当官肯定比当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