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道:“你前些日做了混事,丢了功名,恐怕他家心有犹豫。我听得汀娘掌着你嫡母的全部田土,那些田土早些年被张家求卖,却是没成。若你能拿过来去聘这玉梧儿,定能成事”
。韩游见祖母想出这一箭双雕之计,万分感激。又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去寻汀娘那贱人的麻烦。
话说这日张玉梧回府,一叠声寻起弟弟七小官,却听得是接了帖子,到别家喝酒去了。张玉梧见弟弟避开自己,不听教导,心中气闷。又可怜弟弟年幼失母,只能自己搭把手照顾了。
正沉思怎样让弟弟不再鲁莽好斗,却听得贴身的丫鬟紫鸢,在自己耳边低低笑道:“娘子,今日那韩官人是个呆头鹅哩”
。
张玉梧想起韩游的样子,也被逗笑:“那你说说,他是怎样个呆法?”
那紫鸢端来盘果子,又服侍张玉梧饮了几口蜜露,才说道:“那人见了娘子,从头呆到了脚,又跟着轿子,走了半日路,听门口小子们说,那人一直呆到日头落了才回去。娘子,你说他呆不呆?”
张玉梧听了,笑道:“他呆不呆,关我甚么事。若不是七弟胡闹,我才不和这种呆子说话哩”
。过会儿,又叹道:“这韩游前些日里闹出恶名,很是不好听。甚么兄妹相乱,以庶克嫡,看着是个老成的样子,没想到做出混账事来”
。
那紫鸢听了,说道:“娘子,听说那韩家本就混账事一堆,主母出红杏,那嫡子嫡女说不得都是杂种哩,这韩游官人许是被连累了”
,又说:“这读书人家就是麻烦,名声一坏就不能当官,连些贡物妆扮私下都不能享受,只有个光面子,却内里受苦”
。
张玉梧听了这浑话,笑道:“你这妮子,竟替那读书人家打算起来了。虽说他们日子清苦,却门第高贵,出门一说,哪个不尊敬。咱家虽然金山银海,又捐个皇商,见了那些大人,也只能行礼,连正眼儿都不敢瞧他们哩。”
又说:“那韩家旧事的确混乱,这呆头鹅却也有几分本事。据说韩家现在只有他撑着,才没堕了名头。可惜没了功名,说不得连府尊都做得哩”
。
那紫鸢听了这番话,笑了起来,说道:“那韩游官人如果能改过自新,再赚几个大买卖,就是咱南半城的首富了。等到那时,大轿抬来,金银装裹,咱家娘子也去做个半城夫人”
。
这番话儿臊得张玉梧满脸通红,顿时要挠那丫鬟的脸,骂道:“我撕了你这小妇的嘴,看你那舌有几尺长”
,那丫鬟连连告罪,求饶不提。
就这轻轻巧巧几句话儿,没想到几日后竟引出天大事样来。有话说道“拾人涕唾三姑嘴,无中生有六婆心”
,古人诚不欺我也。
☆、第22章宝华有玉兰
话说那花卉陶家,听得自家托张皇商从浙西路镇江府引进的宝华玉兰,连花带蜜都让韩游在运河上糟践了,登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又见张家管事连连赔罪,让了几分财利,还承诺下趟再送玉兰来,才把那气将将止住。
陶家众人本以为是韩游故意找茬,想作弄韩沁韩汀,谁知那韩游竟然一改前番。不仅亲自派人去句容宝华山上,摘取那玉兰,还送来赔礼,做足场面。陶家还未怎样,张皇商家却对韩游有了好感。
韩游见张家回转过来,心内暗喜,鼓足劲儿套近乎,没几日便称兄道弟起来。那张老夫人听了自家表姐传来的话儿,嘱咐那张家子弟,要试探出韩游底细,好为玉梧儿觅个官人。那子弟们都笑嘻嘻地答应,只有七小官人张玉杞一脸不悦。
原来那七小官自幼丧母,父亲又忙于经济,没有续弦,只留个胞姐一起长大。那张玉梧虽长不了几岁,却人物精明,处事妥帖,凭一己之力辖制众多姨娘,才使得弟弟平安长大。
那张玉杞嘴上不说,心里却将姐姐当母亲看待。眼见着那韩家无赖就要抢走姐姐,祖母还说甚么“也是转折的表亲,亲上作亲也是好的”
,心中顿时大怒。
又听得丫鬟紫鸢说玉梧娘子已经恋上那韩游,连表记香囊都送了,只求七小官人成全。张玉杞越听越怒,又没处发泄,只能在樊楼里灌得大醉,一路歪斜着回来。
等到了家,却见自家兄弟们都围着姐姐道喜,姐姐也脸儿红红,只顾着道谢。又听得是张家子弟们试了一试韩游,却没想到那韩游竟胸有沟壑。
等回到家来,将那韩游的“金银五步”
论一说,连父祖都称赞不已。那当家的祖父张皇商说,韩游这等人才,也就不计较小节了。陶家田土要来也无甚用处,不如换个万事安宁,以后玉梧儿和那韩游美满度日,比甚么都强。
张玉杞正酒醉头痛,又被这坏消息一激,顿时撒泼大闹起来。又吐了甚多秽物,惹怒父祖,被关到房间里去自省。
等张玉杞醒了酒,想起自己昨日的丑态,不禁羞惭起来。又见连姐姐也生了自己的气,都不派人来慰问自己,顿时垂头丧气,栽倒在被褥里呜呜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