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安的出了长安城,掀起马车的轿帘回望。只觉得自己像只逃命的丧家犬,扔在身后的不仅仅有皇兄的猜疑不信,还有他倾心爱上的女人。
作者题外话:哎,写不完了。明天继续吧。
滕王——最是人间留不住(二)
太极宫终于撞响了悠悠的丧钟声。
皇帝驾崩,帝继位。所有的藩王都赶了回来。
李元婴神色木然的和王公大臣一起在大殿为皇帝守孝。心里反复念着三个字:“感业寺。”
从前她哀哀说,如她进了感业寺,他念及情份,或者可以照顾她一二。
他行色匆匆的赶回长安,见了两个人。
一个是他在皇帝病重时暗中遣回长安的侍卫空青。一个是初登大宝的帝。
空青办事利索,他信任他。遣他回来,是让他在暗中布置。他不忍如花般美丽的武媚一生伴随青灯礼佛。
李元婴有着十足的把握。
空青不辱使命。
“武才人去寺后挑水不归,在河边寻到了她的鞋。生死不知。”
空青说这句话时,眼里有神色有些复杂。
李元婴那时并不知道空青受了先帝的遗命,他以为空青在替他担忧。毕竟悄无声息的将先帝的才人诈死弄走,是重罪。
可是皇兄已经驾崩了,还有谁会记得当初宫里一个小小的才人?
晋王成了皇帝,将会有无数美丽的女子走进后宫迎奉他。他哪怕认识在先帝身边侍奉的武才人。也绝不会对进感业寺剃度的她多瞧上几眼。
自从知道皇兄身体不适,他就着手安排了。长安,晋见帝之后,也许他永远不会得到召见返回。有了她,不回便不回罢,那座宫殿里除了她,他已经没有了半点牵挂。
滕王妃原是滕县县令的女儿。他到封地不久,她的父亲就病逝了,家中母亲早逝,只有一位妾。他去吊悼时,见到了她。身如蒲柳,柔弱异常。一眼望去就知有天生不足之症,所以十八岁了尚未有人求娶。丧事过程中,她晕厥吐血。他心中一动,请了大夫去瞧。听回禀说此女活不了多久。他上书请封王妃。
那几年,他打走了那名妾室,并未亏侍她。滕王妃临去之前还感激着他:“妾身能得王妃尊荣,死也瞑目了。”
滕王妃身体不适人人皆知。他隐瞒了她过世的消息,以静养为名封了她住的院落。滕县是他的天下,远离长安千里,他的安排天衣无缝。
只等着有朝一日,她的到来。
帝单独召见了他。
“滕县太小,地处偏远,朕想封皇叔为苏州刺史。”
帝年轻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滕县和苏州比,一个是穷乡僻壤,一个是繁华倚丽的大城。他一时之间不知帝是在试探,还真是出自对长辈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