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辰语气平静的开口。
“您是那个千骑破二十万黄巾的夏侯将军!”
原本脸色平静的高顺猛然睁大了眼睛。
“那二十万黄巾军训练时间不长,不成组织,不成规模,我也是侥幸才能将他们击溃。”
嘴上说着侥幸,但夏侯辰神态依旧“高傲”
。
“夏侯将军谦虚了。”
此刻的高顺心中五味杂陈。
“不知高壮士,打算去往何处,为何会晕倒在路上?”
夏侯辰询问道。
“顺乃兖州陈留人,因父母过世,家中只顺一人。欲往并州参军,不料迷了路,随身携带的干粮也吃完了…“
高顺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
“原本高顺应该去并州参军,加入丁原的部队,后跟随吕布征战,最后不肯归降曹操,跟着吕布一起死于白门楼。这一世由于我的到来,历史的进程再次生改变,让高顺先遇上了曹操,陷阵营这个三国有名的强军真想见识一下。”
夏侯辰在心想到,旋即对着高顺开口。
“高壮士,并州距离此地还很远,反正都是参军,你何不加入我军呢。只要你肯加入,辰必向主公保举你做我的副将。”
“顺多谢君侯赏识,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要知道现在的高顺不过一介白生,突然被一位四平将军招揽,就好比一个少将对老百姓说,你过来给我当副手吧。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高顺也十分兴奋。
第二日一早,夏侯辰就带着高顺去面见了曹操,自此一代陷阵统帅就此归曹,夏侯辰身旁多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副将。
公元184年八月,炎炎夏日,曹操一行人已经抵达了洛阳城外。
“子轩,我们又回到了久违的洛阳城了。”
曹操意气风的说道。
“主公,此次我们携大胜而归,陛下一定会对主公封赏,不知主公打算如何?”
夏侯辰也不接话,目光扫了眼贾诩,这才缓缓开口。
贾诩会意,对着曹操拱手道。
“主公,诩认为主公可以去找找张让,让他帮主公争取拿下兖州。兖州虽是四战之地,内部却没有大世家,外部也没有强敌。只要稍加操作,主公就可独霸兖州。”
贾诩眼中寒芒闪过。
听完贾诩的话,曹操沉默了。
“主公,我认为文和说的有理,只有主公足够强大,朝廷才能更重视主公,主公也能挽大厦于将倾。”
听完夏侯辰的话,曹操眼睛亮起,旋即点了点头。
此刻的曹操内心深处对于大汉王朝仍存有一丝希望和期待,尚未完全陷入绝望与失望之中。正是由于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心态,使得曹操在讨伐董卓之后,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与领导能力,从而成功地吸引到了诸如荀彧这般忠诚于大汉朝廷的名士前来投靠效力。
荀彧等一众名士之所以愿意追随曹操,不仅仅是看重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更是被其身上那股虽历经风雨却始终未曾磨灭的对汉室的尊重所打动。他们坚信,在曹操的引领下,或许能够重振大汉昔日的雄风,恢复往日的荣光。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局势的不断变化,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他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军队和资源,权力欲望也随之膨胀。尽管一开始曹操可能并没有篡夺汉室江山的明确意图,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他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道路。
可以说,当初那些一心忠于大汉的名士们选择投效曹操,既为曹操后来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也在不经意间为日后曹操篡汉埋下了深深的祸根。这一历史展轨迹充满了戏剧性和无奈感,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心的变幻莫测。
三日后,汉灵帝刘宏接见一众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