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慎的主意已定,没人更改得了。
立马找钦天监算了出行的日子,定于这个月二十八披挂出征,也就是三天后。
后宫众妃一时惶然,都聚在太后的仁寿殿,哭哭啼啼的求太后劝劝皇上,不要轻易犯险。
李太后皴着脸,操手坐在高背椅子上看似在打磕睡,实则心里也乱成麻。
她也不想让皇儿亲征,可大夏的皇帝们个个都曾战场厮杀过,亲身保卫过这江山基业,先帝当年御驾亲征,负伤而归,伤势严重,要不是有方天卦妙手回春,她也不能够有这个儿子。
劝儿子留下来的话,她说不出口。
这是前朝政事,她不好干预。心中虽然苦痛,却也无可如何,只在心中祷告,她这大半生都吃斋念华佛,大约能换来皇儿的平安归来罢?
“老祖宗,你倒是说句话啊!听说那西蛮人野蛮无比,力大无穷,咱们的十万军队过去,被他们两三万人活活撕烂喂了他们养的狮子。
只让皇上派精锐军队过去,别让他亲自犯险了,我泱泱大国,武将无数,随便找一个有胆识的指挥也罢。”
淑妃颦眉说道。
年后,皇上去过她的院子一次。让她本来凉透了的心又有了些热乎意思,二宝公公说是皇上瞧着年画上的娃娃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小公主,所以便来了她的院子。
这让淑妃更加坚信,在这后宫,想要占有一席之地,仅凭伶牙俐齿或上等容貌,根本不行,总是要有个孩子,才能真正拴住皇上的心。
既然皇上尚念着夭折的小公主,那她淑妃便有办法将他时不时掇弄到翠玉轩来。
淑妃找太医诊过,她的生育能力尚好,她比秋水走运,据太医说秋水因为身子过虚,又连着小产两次,怕是再不好生育,就是怀上,怕也保不住。
所以今日一听说皇上要御驾亲征,淑妃这刚刚活络起来的心思,又被吊起来打,皇上这一走少不得经月半年,再回来,必又是另一番景象,三月春露头,又有新秀女进宫,到时候她怕更没有机会了。
所以今日,她便表现的心急了些,众人都没讲话,她先说了起来。
她既然说了众妃早就想说的话,众妃便都释然,再不怕被太后责备,都随声附合,求太后再劝劝皇上三思。
安素坐在最后,无聊的蜷着手指,在衣服上画圈圈,白皙的小脸上,漫漫的生无可恋的神情。
李太后睁开眼,目光移到她身上。
“素儿,你怎么不说话?”
太后问。
安素嗯了一声,垂着头,也不瞧她,低低的回:“皇上不管做什么,安素都喜欢,皇上高兴,安素便也高兴,若皇上一心要去送死,那安素也只陪着,决不偷生。”
随着她的话音儿,皇帝慎一步迈进来。
太后还没来得及被她的话感动,听见她的话的皇帝慎早已经不能自持,伸手拉起安素来,将她揽在臂腕里,一起走到太后面前,问了安,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了,将安素按到他腿上坐了。
“母后,孩儿不孝,不能留下来好好伺候你老人家,此番前去,虽凶险非常,可喜是我朝将士志气高昂,慷慨激昂,都有必胜的信心。还望母后保重自己的身体,静待孩儿的佳音。”
皇帝慎略带些悲间开口说道。
李太后轻轻哽咽一声,张了张嘴,却又闭上,良久,方说了一句:“皇儿也要小心保重,母后只静待佳音便是。”
“母后素喜清静,孩子离开后,何不搬到大觉寺后殿居住?朕叫安素去陪你,孩子此行,最快半月,最慢也不过三月便能回朝。到时候大捷而归,孩儿亲自去大觉寺接母后回宫,母后意下如何?”
慎陪笑道。
李太后的目光扫过在坐的妃嫔,叹口气,点头答应:“皇儿安排的甚是妥当,哀家正有此意,尚未说出来,你倒先替哀家说了,就这么办。我本想带了素儿去,还怕你不答应呢。”
“她侍侯你,也是应该,孩儿怎会不答应。”
皇帝慎笑道,又陪着李太后闲话一阵,方将安素抱在怀里,离开仁寿殿去了梅香阁。
众妃嫔见闹也无用,太后也并没有劝得住皇上,也都没有意兴,况看的出来太后心情也不佳,都纷纷告辞,各自散去。
淑妃拉着贤妃的手,一起来到御花园的亭子上坐了。
秋水的眼神瞧向远处只留着一个屋角的梅香阁的屋檐,一惯是面无表情的脸,微微有些动容。
淑妃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哂然一笑,感叹:“秋水,有些事强求不得,强争不得,我们用尽心思去争,到头来,竟都不如那小孩子一句话,她的话总说的是时候,她的傻也总露的是时候。也难怪皇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