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着受灾区域的户籍,白锦把所有难民都召集了过来,直接打散了原本以宗族家族为主的聚居形式,按照现代时的小家庭模式,家家户户都分配了小院子,随后办理了房契,补办了水灾中遗失的田契,而那些在洪灾中成为无主之地的田地,也被白锦收回为官田,租给了无田可种的贫户。
这一番雷厉风行的操作下来,这块被洪水□□得面目全非的土地,终于焕出了的生机!
第59章汉武寻仙第十三章
白锦的这一系列出人意料又惊才绝艳的操作,简直令人眼前一亮!!
黄河几乎年年决堤,不是这段就是那段,每次决堤,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对于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而言,这只是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罢了,完全不影响他们醉生梦死奢侈无度的生活,可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却是灭顶的灾难,甚至可能会造成一生的悲惨!
只有真正执掌天下为国为民的君臣才会为此辗转反侧,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这种无法避开的天灾,真正损坏的是王朝根基!
损失的钱财物品还能再造,几个月几年就能挽回,可在灾难中丧生的百姓,才是真正宝贵的资源,一个壮劳力的成长,至少需要十五年左右,汉朝自立朝以来,百废待兴,历代帝王不约而同地采取无为而治,就是为了让民间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文景之治,花了两代帝王的心血和时间,不敢动辄收税,不敢乱派徭役,才勉强让民间恢复了些许生机,不再民生凋敝,百里无人烟。
——有人,才有根基,这个时代,缺的从来不是资源,而是人!
而今年黄河决堤,受灾的地域面积远远过了往年,但结果却是大大震惊了朝野上下!
大皇子完全就是开了挂的存在!
那挥手间凭空出现的“救生艇”
,无需人力,完全以机关驱使;那短短三个月就建成一座城却完全没有花费朝廷一分一毫的智谋;以及那些娴熟的安抚百姓民生政事的手腕,每一出手,都大大颠覆了这个年代人们想象的极限!
除了神明仙法,他们实在想不出别的原因!
因为大皇子救灾及时,受灾区的财产损失虽然依旧严重,百姓死伤数目还不到往年的一成,更没有造成灾后大面积的瘟疫收割人命——不幸中的万幸!
大皇子刘锦,再次走进了朝中重臣的眼里和心里,被关注着,评估着,尤其是在当今陛下年近三十只有此一子的情况下,如无意外,这位大殿下就是他们大汉朝未来的君主了,一个天生神通悲天悯人的君主,对于皇朝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远在西北勤勤恳恳赈灾善后的白锦,压根不知道长安城的朝堂上,已经为他吵翻了天。
刘彻终于下定了决心,颁下永不立后的旨意,转头于后宫中增设贵妃一位,居皇后之下,三夫人之上,在后宫无主的情况下,代掌后宫。
卫夫人再次诞下一女,彻底错失了皇后之位,但却被擢为贵妃,代替曾经的陈皇后,管理后宫,虽无皇后之名,亦有皇后之实,只是不那么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罢了。
自刘彻掌权之后,宛如隐身一般的王太后,得知此事,虽恼怒于刘彻未曾与她商议便颁下如此重要的旨意,但终究对结果还是满意的。
曾经的陈皇后可以和她分庭抗礼,大汉最高的权力中心,是呈三足鼎立的格局,而陈皇后被废后,她所掌握的权力被释放了出来,出身卑微又不得正位的卫贵妃接不住,最终受益的是他们母子!
即便刘彻拿了大头,而王太后只获得了后宫小小一块的权力,终归是比曾经被陈阿娇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痛快多了!
如此一来,阿娇便成了有史记载的刘彻一生唯一的皇后,而她所出的大皇子刘锦,便成了板上钉钉的汉武朝唯一的嫡皇子,身份立刻水涨船高起来——哪怕将来后宫嫔御再生出皇子,从名分上来说,对白锦的地位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当白锦在馆陶境内的所作所为被快马加鞭送进长安后,朝堂顿时炸了!
眼瞅着这位是个明明白白的明君胚子,不赶紧想办法留住人,还放养在外头,陛下在想什么呢?不怕放养着放养着,人家就成仙跑了?
除了与阿娇一系对立的诸如平阳公主之流,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打起了主意,上百号有名有姓的王公重臣同时递上了请封太子的折子!
谁都不知道刘彻在想什么,他把所有请封太子的折子专门装了一大箱子,连同他的亲书信派人加急送给了白锦!
给白锦的信上就一句话,“汝吾子乎?”
白锦……
白锦草草翻完了一箱子奏折,摇了摇头,无论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掺杂了多少利益考量,也不想想硬件条件——刘彻今年多大?他今年多大?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他目前最恰当的态度。
回信中他一个字都没提刘彻的问题,而是向刘彻索要了今年刚收上来的所有玉米种子,只有当粮食也开始有了盼头,这群失去一切的百姓才能真正稳下心、扎下根来。
刘彻对白锦从不吝啬,哪怕收上来的玉米种子也没有多少,还是尽可能全部调拨给了他,白锦依旧以租赁的方式,将种子到了每一户手中,约定按照他的方法栽种,不论收获多少,最终只需要还给他四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