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次射升空,47分钟后,它进入距地面25o公里的圆形轨道。
暴风雪号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离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而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ns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
先,暴风雪号的主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可以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动机和减制动伞。
其次,暴风雪号着6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
万一着6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6,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而ns航天飞机只能靠无动力滑翔着6,只能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度减慢到5o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x系列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
机长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o5吨,返回后着6重量为82吨。
且它拥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o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o吨货物运回地面。
头部有一容积7o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o人,设计飞行寿命1oo次。
。。。
有翼航天器先锋,当属6o年代初在著名工程师洛吉诺洛金斯基领导下研制的5o-5o计划,也称“螺旋”
计划。
1962年,米领导的第155设计局,根据科下达的任务,开始研制5o-5o计划。
其中的“5o号产品”
为单座军用空天飞机,而5o-5o号产品”
为高音载机。
“5o”
这一数字表示为即将到来的伟大5o周年献礼,并计划在此时,进行期亚音试验。
而高音载机(安224225)由图设计局负责研制,它应该在5。5到6马赫度和24~3o公里的高度上,释放这架1o吨重的空天飞机。
计算表明,该系统的有效载荷重量,约为其射重量的12。5%,且有85%的射重量返回地球。
然而当时科设计的32o吨重的联盟火箭,只能将射重量的2。5%送上太空,返回地球的只有2。8吨重的着6器。同时,“螺旋”
不光能返回,它还可以再次飞行,而且无需航天射场。
所以当时制造了试验型轨道飞机,并进行了批计划内的飞行。
在返回大气层时,它就像飞机一样,可在半径为6oo~8oo公里的范围内选择着6点。
它的用途极为广泛,既可作为航天轰炸机或侦察平台,也可以作为航天武器载机或作为有人驾驶的救援机,同时还可作为截击机,或者只是单纯作为技术验证平台。
1967年开始制造有人驾驶轨道飞机的缩比试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