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下午,城北,清平街。
官方名称为“清平街”
,城中人更爱叫它另一个名字——“新妇街”
,街上店铺林立,以胭脂铺、手饰铺、红烛铺、裁缝铺等新嫁娘最常去的店铺为多,城中富贵人家办喜事,于新妇街走一圈,基本就能把嫁妆置办得七七八八了。
上午花月胧在春风满月楼训练姑娘,又找梦梦画了黄老头的像,折腾了半天累得很,听说香露下午又要去城北置办婚礼用品,便提出要一同去,顺道散散心。
比起花月胧的信马由缰,走到哪儿算哪儿,香露目的更明确,一个劲地拉着花月胧往饰铺、胭脂铺走,“王爷说了,除了凤冠婚服需要按宫中形制,其他的都可以随便挑,小姐,你要看中什么就买买买!婚姻大事,一辈子一回,切莫亏待了自己。”
话音未落,又拉着花月胧进了一所铺子,花月胧抬头望了一眼牌匾——一品轩。一品轩是熙城最有名的胭脂铺,用料上乘,品质优越,郑涛的夫人就最爱用一品轩的膏脂。
进门左侧是账台,其余均为货架,摆着各式各样的胭脂水粉,就连盒子的式样也五花八门,有圆形的、方形的、八角形的、瓜果形的,工艺也考究,有镶嵌螺钿的,有金镶玉的,有实木雕花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正在算账的掌柜以余光瞥了一眼花月胧与香露:两人打扮朴素,一身布衣,头上不饰珠翠,尤其花月胧梳了高马尾,虽模样姣好,但怎么都不像有钱的主,掌柜嘴角一抽,碍于不好赶客,没好气道:“客人随便看看,就是千万别上手啊。”
香露一听便知道被小瞧了,气道:“你这人好不讲理,胭脂不上手怎么试色!”
掌柜低低哼了一声,随意从架上取出一盒苏木胭脂,一盒铅粉,一小支石黛笔,这些在一品轩算是便宜的,末了还阴阳怪气道:“苏木胭脂,五百文一盒,铅粉三百文,石黛一百文,试吧试吧,试遍了不买也没关系~”
花月胧嫌弃地扫了一眼:苏木胭脂颜色太深,红中带紫,显得老气;铅粉本质是碱式碳酸铅,有毒;石黛,其实就是石墨,以前用着还可以,后来沈清竹送她螺子黛之后,就觉得石黛不如螺子黛颜色自然了,“香露算了,王爷上次给的螺子黛还有一大盒,别费这个钱了。”
螺子黛三字仿佛晴天霹雳,掌柜猛地抬起头——螺子黛原料中需要用到一种产量非常稀少的海螺——骨螺,两千枚骨螺才能提炼出半钱的染料,加上这种海螺永明本国不产,只能来自遥远的西岸;故螺子黛基本是宫中特供,民间难寻;绝少流入黑市的,一小块要价十两黄金。
掌柜半信半疑,细细打量了花月胧:她的眉色素雅自然,乍看是黑色,于阳光下却折射出一层高贵典雅的深紫色;果真是螺子黛画的;不论花月胧是什么身份,能用得起螺子黛的,都不可能是穷人啊。
眼看花月胧转身要离开,掌柜连忙从账台后快步出来,恭敬哈腰道:“小的俗眼不识真神仙啊,两位姑娘等着,小的这就将店中最好的胭脂取来。”
不消片刻,一品轩最新最好的货品都在花月胧面前一字排开:妆前或单用的护肤面脂是鹅脂混合沉香、丁香做的凝脂膏,比寻常猪油做的面脂少了腥臊味,清香宜人,美白效果更好;胭脂有红蓝花汁的玉露胭脂,颜色浅红,尤其适合花月胧这个年纪的少女;妆粉是玉簪花与珍珠加工的玉簪珍珠粉,至于唇脂那更是各种色号:浅红的石榴娇,正红色的大红春,鲜艳热烈的小红春,偏粉红的露珠儿,豆沙色的圣檀心……连红黑色乌膏也有……色彩纷呈,目不暇接。
香露顿时雀跃了,将适才被鄙夷的不快抛诸脑后道:“小姐小姐,这石榴娇,小红春……圣檀心都很适合你啊!今晚一样一样试给王爷看,看王爷喜欢哪一个,大婚就用哪一个。”
掌柜躬身侧耳朵细听,又捕捉到“大婚”
“王爷”
两个关键词,霎时联想到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宁王大婚,当下就门清了——原来眼前这名艳如桃李的女子就是未来的宁王妃;要是与宁王府做成这笔生意,宁王妃用过满意了,那往后定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