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考上中专的都准备请客放电影,考上一中的一个没有,好像考上一中还有点丑似的…”
“是呀,第一名的陈时忠都认为自己是个傻瓜,不敢回家了,怕看他父母那着急的样子…”
“听我爸说,一中也有新政策,高出一中线五十分以上的农村困难学生也不收学费,要是早有这政策你完全可以考到58o分以上,你平时一直比第二名多出三、四十分…”
“是呀,要是早出这政策还真有可能,这辈子没机会读一中了…”
占强感到很可惜,造化弄人啊。
“父亲,我本来考上了一中的,要是认真学、认真考能进全县前十名。父亲,我想读一中,考清华北大,但我不能读,不能太自私,是我自己不读的,家庭太困难了,哥哥压力太大了,您不能怪哥哥。父亲,我的一中替崇德读了,我读他的中专,我俩谁读都一样…”
占强几次跑到父亲的坟前暗自吐露心声。
志向满满的占强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也庆幸自己是走运的,撑到了现在,终于熬出了头,吃上了国家饭。
八月底,要强带领家人忙完了“双抢”
,该收的收到了仓,该种的种到了位,准备为占强举办一场较为隆重的升学庆祝喜宴。
实验班另外十一个考上中专的同学都来参加了占强的庆祝喜宴,每人还送了两块钱的礼。除英语老师陈丽霞挺着大肚子不能来外,科任老师也全部到齐,还租了一辆三轮农用客车。考上一中的只有崇德一个人到了,其他八位都没来。同学和老师正好凑成了两桌,老师喝啤酒,同学以茶代酒。
“来,我代表学校和实验班老师先起个杯,大家一起祝占强喜读师范、跳出农门,将来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九品兼实验班班主任朱必胜带着师生共同举杯祝贺占强,师生这两桌开始热闹了起来。
“刘先家按平时成绩应该只够中专的,这次考了个一中,估计读不成,今天都没来…”
有同学开始议论了。
“他是个班长,很成熟,应该读得起一中呀…”
“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条件差得很,父亲还得着病,不走运考了个一中…”
“陈时忠考个第一名都不敢回去了…还是占强聪裸明,几十分的题不做…”
“那叫艺高人胆大,不然第一名怎么轮得到陈时忠,最低要高他三十分…”
“杨崇德走运,挥常,他想读一中,还真考上了…”
“我是无挂一身轻,考试没思想压力,还真蒙了个一中…来,我以水代酒敬大家一杯…”
崇德感觉自己是最大的赢家,口才也好,受到了爸爸杨书记的熏陶。
“来,我们三个师范的碰一下…”
“来,我们四个财校的碰一下…”
“来,工校的也干一杯…”
“听说师范学费最便宜,一年只要五十八元学费,每月二十八元生活费补贴和三十斤粮票…除了学费基本不用家里掏一分钱…
“还有粮票?现在好多地方不用了呀…”
“国家单位食堂要用,早餐一个大肉包子要二两粮票外加八分钱,一块钱,一天的伙食就能搞定…”
“这群中专生成了人生的赢家,喜宴场面热闹非凡,那些考上一中的前途未卜,普高和落榜的将随命运安排。
“占强马上要开学了,不能让他太寒酸,给他置办些生活用具…”
罗芳在城里住过,知道城里人攀比心理较重,她见占强那么疼爱侄儿,最先提起占强读书的事。
“那你明早去找师傅给他做两套衣服,其它的看着买,绪龙让占强带着…”
要强随后附和,当即安排了一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