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张冲想听的话,欣慰的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你也看到了,山体岩土结构坚实,想要快完成这么大的工程,恐怕不是易事,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闵锋站在山上俯瞰滇军将士忙碌的场景,只见漫山遍野全是人,干得热火朝天,可惜山上的土壤坚硬,挖掘起来很困难,要不是人多,只怕根本不可能完成。
小鬼子随时可能再进攻,时间就成了六十军的敌人,闵锋突然想到了赵铁锤之前说过的话,说:“对付这样的坚硬的石土,用锄头,铁锹和十字镐固然不错,但不是选,这样费时费力,换成二师兄的耙子,配合这些工具作业,最为合适。”
“二师兄的耙子?”
张冲先是一愣,旋即会意过来,盯着那些手持耙子的士兵看了看,笑道:“你说得不错,钉耙好,既然这样,你赶紧再去找一找梁振邦,让他们帮忙再弄些耙子过来。”
“其实铁锤叔早就料到了这一天,正在抓紧时间打造,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他那边已经收集了不少耙子,您直接派人过去取就行。”
闵锋如实说道。
“还有这样的事?”
张冲眼前一亮,感叹道:“群众的智慧不容忽视,真没想到,一个老百姓,居然想到了我们前面,实在惭愧。对了,赵铁柱他们怎么没跟你在一起,乌鸦的事情怎么样了?”
“村里的老百姓都撤了,他们担心人手不够,去邳县找栗主任汇报去了,我让他们尽快赶回来留意肖玉虎的踪迹。”
闵锋牢记着谭华宾的嘱咐,打了一个掩护。
张冲不疑有他,马上叫人去取。
闵锋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贡献之的事情说出来,沉声道:“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你觉得这是一个征兆,汤恩伯想跑?”
张冲问的很直接。
闵锋摇头,“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汤恩伯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明目张胆的走。”
张冲警惕起来,再问:“你还知道什么?”
闵锋知道的当然有很多,现在已经是四月底,算着时间,徐州地区的几十万部队快到了撤退的时候了。
早在六十军过来之前,刘斐就说过,第一阶段的台儿庄战役结束后,小鬼子肯定是大举反攻,而中国军队是在内线作战,想要争取主动,只能用空间换时间,有针对性的放弃部分阵地,避免过早被小鬼子吃掉。
这个说法有些悲观,不过符合眼下的国情。
按照刘斐的说法,把五十几万大军放到这三百里防线上,根本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没有胜算不说,一旦南北两地的小鬼子完成合围,这几十万大军很可能就报销在这里了。
这可不是在危言耸听,实际上小鬼子现在打得就是这个算盘。
五十几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基本上是目前可用的野战兵力的一半,一旦被小鬼子围困,后果可想而知,后面的仗还怎么打?
答案是一泻千里。
这个事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张冲虽然只是一个师长,但是智慧和谋略过人,不仅卢汉依重他,就连龙云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征求张冲的意见。
眼下的局势已经趋于明朗,张冲不是傻子,长官部和军委会的人也不是笨蛋,肯定看到了这一点,闵锋的话已经说得很透了,张冲怎么可能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