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家主子冷静如常,秋葵不由得也恢复了一贯的沉稳,轻声答道:“长乐郡王,或者……晋王。”
长乐郡王是元徽太子嫡子,晋王是先皇幼子,若真出了事,都是争夺皇位的人选。
“长乐郡王……承恩侯府……丽贵人……”
秋葵喃喃。
她自幼便是承平大长公主精心为女儿培养的宫女,也懂得一些朝堂之事,此时道:“可是,长乐郡王不过十岁出头,即便即位,也少不了辅政大臣甚至摄政王……“
说到“摄政王”
一词,她突然醍醐灌顶,明白了姜蕙之意。
以晋王的身份,若是扶持元嫡长兄之子长乐郡王登基,自己为摄政王,之后再徐徐图之,反而名义上要好听得多,会少许多口诛笔伐。
且,长乐郡王的靠山承恩侯府在朝堂上使不上多大的力气,掀不起什么风浪,未来若要夺权,也方便得多。
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丽贵人在宫中,有晋王和先懿慈皇后留下的势力,甚至可能还有丽太妃留下的人手帮助,倒是确实可以做许多事情。
“但是,”
秋葵迟疑道,“若是摄政王……小主子……岂不是更好?”
她说得模模糊糊,姜蕙却听懂了。
年儿身为陛下长子,年岁更小,还是个先天体弱的,对晋王来说,比长乐郡王更加合适。
大皇子背后有宁远侯和承平大长公主,提前扶他上位,这两位不一定不愿意,届时,晋王在宗室和朝堂上的压力会小很多。至于再之后的争权夺利,也要看大皇子能不能病歪歪活下去。
“是啊,年儿更加合适。”
姜蕙淡淡,“所以,现在想来,静安居士才在普罗寺卖了本宫一个好,并非只是因为不喜太后。”
“那怎么会又对小主子出手?”
秋葵一愣。
“他们只是暂时联合在一起,又不是一路人。”
姜蕙嘲讽道,“晋王与承恩侯府唯一的共同目的就是……陛下。再之后,便有各自的心思。”
模糊掉某个词语,她继续道:“承恩侯府想扶持留着自家血脉的长乐郡王登基,晋王却更想要年儿来做这个台前之人。”
说到这里,姜蕙话锋一转,“不过,丽贵人何尝没有自己的心思?”
秋葵试探道:“丽贵人对岐王……?”
“听羡鱼说过,有一年突发暴雨,岐王在普罗寺无意间救了承恩侯府的女眷,或许,那便是两人相识的时候吧。只不过,却是襄王无意神女有情啊。”
姜蕙声音淡淡。
东安子鸡、芥辣瓜儿、烤亭蔊,今夜御膳房添的几道口味重些的菜色,其实是岐王的最爱。
姜蕙甫一猜到背后之人真正的目的,就将目光投向了出身承恩侯府的丽贵人,顺便想起了当初陈羡鱼无意间与她提到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