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姚元崇归京,不独收缴京营兵符印信,留守府人事机宜调度之权也已经被收回。此前京营在参宿卫,尚需循报留守府,而今内卫接手宫防,便不会再事机通报他这留守,眼下的李昭德也已经是虚名在守、已被架空。
圣驾归京在即,另做人事安排也是正常。但皇城宿卫却生这么大的漏洞,那就不正常了。
李昭德坐在堂内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又开口说道:“且将诸员收押府内,使告内卫遣员来领。”
吏员闻言后便颔应是,但过了片刻后又匆匆返回,手持一张便笺入前颤声道:“此诸员传情妖异,卑职不敢处决,请相公察视!”
李昭德就案接过那便笺,只见便笺上赫然写着“临淄王欲谋大逆,李公不问,欲与同奸”
。
看着这便笺上的字迹,李昭德神情变幻不定,好一会儿之后才说道:“事系重大,执此告郭中郎,不得转示余者!引此诸员别堂等候,我稍后便去。”
待到吏员离开后,李昭德才从席中站起身来,自衣箱内取出自己的官袍穿定,揽镜自照,望着灯火下那晴晦不定的脸庞,忽而怅然一叹:“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旧年狄某河东赴死时,不知心境是否类我?”
衣袍穿戴停当,李昭德行出寝居时,见到府中廊前院内已有出舍行走询问,摆手屏退众人,迈步行入别堂,垂眼便见到几人恭立堂内,下垂的风帽遮住了大半脸庞。
他还未坐定,便先沉声道:“尔等可知构陷宗属是何罪过?敢称所言句句属实?”
“我来叩告,李相公应知非虚。”
李隆基缓缓掀开遮面的风帽,望着李昭德语调平缓地说道。
饶是李昭德心中已经多有思计,但在见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临淄王时,脸上也忍不住流露出惊诧之色,片刻后捻须苦笑起来:“言既出此,应是无疑了……可怜相王,可怜宗家,李某亦是可怜之人……”
堂内尚有几名役员侍立,李昭德抬手将人摒出,缓步入堂坐定,望向李隆基时,眼神中既有悲悯,又有怨恨,只是沉声道:“余时不多,大王有话请讲!”
李隆基见李昭德在见到他之后只是略作惊讶、但很快便情绪如常,不免也有些诧异,但很快便收起思绪,入前深拜道:“余时修短,只在李相公。妖世旧年,圣人登殿自白唯请活我,随后造化纷至沓来。小王如今亦行穷处,虽知此行必死,但也暗存一二奢望,李相公能否循故活我?”
李昭德听到这话后却并不直接回答,只是捻须叹息道:“故相王才具虽非大器,以致负重自伤,昭德等并为帮凶,于家国造孽不浅,但私情之内,仍能让人悲悯同情。大王生数之削薄,并不在于别者,至此仍然不知缘何得罪,苍天之下,谁能拯救?”
“我不知罪?我……罪恰恰在此一身血脉,正道之所倾覆,是非之所混淆,隆基有何势力能祸家祸世?人间不能见容,争求活路也成了万众唾弃的罪过?若据此论罪,李相公等妖世称夸孤直之类,能称清白?我父子所历诸多困厄,难道不是受你们这些志大才疏者所累?”
面对着李昭德,李隆基自有着满腹的怨念:“恩仇纠缠,无非名器翻覆,尔等俱可认负退场,我父子退路何在?父兄先遭殃害,余嗣数指于后。今上奉亲饰德,唯我兄弟吞泪忍辱、惶惶苟活……即便如此,仍然不失用才报国之志,但世道又是如何伤我至深,李相公难道无有眼见?
今我胆敢登堂来见,一是奢望,期望李相公或能念旧活我。二是逼陷,我既能入此中,纵然李相公贪功负义的举,人间还会给你清白?”
“大王既引旧事,那我也二三相告。旧者力辅皇嗣,先得后失,致使社稷板荡横生,的确有负于天下、有愧于先君,甚至有惭于太皇太后,但唯不薄于相王。已知错选,但却恋守不改,当年固执,恰如大王此时。大王说此今正道倾覆,言实谬矣,昭德偷生至今,却仍难免于此相对,这难道不是前事后报?”
李昭德讲起故事,老眼中也是泪花闪烁:“大王只道举世害你、满目荆棘,但有无自察大王本就是天网之内一截绳扣?情有亲疏,义有大小,圣人当年拜求情活,求的并不是私欲之内的喜厌。而今昭德虽仍故情未泯,但也只是黄泉相逢、相顾一笑……”
李昭德讲到这里的时候,衙堂外已经响起了甲戈碰撞之声,并伴随着内卫郭达外堂喊话:“李相公勿惊,此夜大内诸邪无侵!”
“你、你竟敢……难道、难道老物愚蠢,真的不知当时我所遭害实乃圣人构计?如今我既入此、步步皆在彀中,你岂能活?”
李隆基闻声自是一惊,虽有预见,但终究难以接受,尤其没想到在他眼中贪生苟活、取媚君的李昭德竟能决绝到无顾身前身后。他甚至曾想,哪怕此行不成,但见李昭德在他面前啼哭乞饶都是一得。
李昭德望着步步逼近的李隆基,却又叹息道:“我也确实想问,大王至今仍不知罪犯何在?即作鼓噪和亲,旋即蕃人来扰,究竟圣人作何恩眷,才能让大王自释狐疑?少年贫贱,或可怪罪父母不泽,陋舍待死,却仍埋怨生在穷乡,生死之间的凡所经历,竟无丝毫的体悟补助?
大王今已入此,昭德本就无复清白。大王怨我不救,但却不知我纵有心但亦无力。由始至终,能做的也只是忍见生而不忍见死。于此相会,只是为见大王罪更确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