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能乘飞机的人本就不多,愿意支付额外费用升级座位的更是寥寥无几。
因此,头等舱里通常坐的是像许宁这样不用付钱的乘客,或是像徐舒这样意外获得升舱机会的。
“真有这么好的事?”
徐舒已经逐渐适应了许宁带来的种种惊喜,所以这次也没有特别惊讶,只是打趣地说:
“早知道有这种好事,我回国后就该加入你们航空工业集团了。”
她显然认为这是内部员工的福利。
对此,许宁并没有纠正她的误解,而是笑着回应:“现在想加入也不迟哦……”
飞机降落后,电科14所派专人来接机。不同于北方常见的212加考斯特组合,这里用的是本地特色的212搭配依维柯轻客。
这类车型在许宁的记忆中,除了政府采购和特殊用途外,几乎看不到私人使用,但在90年代至2010年前,却是全国上下非常流行的车型。
迎接他们的是之前见过面的郭林科。
“您二位一说要来,所里立刻就批准了,生怕耽误了大事。”
三人互相寒暄并握手后上了车。徐舒顺理成章地与许宁坐在同一排座位上。
“看来郭工效率很高嘛,我还以为要等几天呢。”
许宁说道。
郭林科向司机点头示意开车,继续说道:“所里对这次会面非常重视,唯恐有任何延误。”
“咱们是先休息一下,还是直接开始?”
许宁转头问身边的徐舒,后者只是简单地耸了耸肩,表示随他安排。
“那我们就先放好行李,然后去看看那个吊舱吧。我跟徐研究员一路上都对漂亮国人这个高科技玩意儿充满好奇。”
许宁提议道,徐舒点头同意。
从电科14所到大校场机场的路程并不远,大约20公里的距离,在90年代几乎不会遇到堵车的情况,所以他们只用了半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
在郭林科的带领下,两人穿过几条走廊,最终来到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地下室的地方,这里已经聚集了其他几位14所的同事,准备迎接他们的到来。
没有过多的寒暄,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换上了防静电的实验服。
当许宁和徐舒第一次真正接近这个被缴获的吊舱时,他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
“这几天我们已经尽力拼凑好了这些碎片,虽然它无法再运作,但外形上应该与坠落前差不多。”
郭林科在一旁介绍道。
一见到吊舱,许宁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这确实是一个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电子干扰装置,除了中间部分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外,结构清晰明了。
而徐舒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了关键点:
“这里面没有行波管或数控移相器,如果你们确信没有遗漏任何部件的话,那么这很可能是一款新型的全数字化研发。”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许宁示意工作人员移开了几块遮挡视线的外壳整流罩。
当他看到内部构造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研发也太臃肿了吧。”
他低声说道。
“我们在山区搜索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确认没有大的部件遗失,这就是它原本的研发。”
郭林科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