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来说吧!”
应天说道。
“陛下,还请陛下火兵救援赵将军啊!”
魏珲不断的磕头。
“怎么回事?”
应天问道。
原来魏珲在求援的路上,刚好碰见赵定国派出的求救人员,知道了张文投降的事,所以两件事一并交给他,他连夜骑马赶到帝丘,就怕误事。
“张文被夜袭,三万精骑全军覆没,张文本人投降,隆兴被围;而抄小路偷袭武兴的赵将军此时孤立无援,粮草难继。陈文广将军现在已经带兵去救援隆兴,然而事情还是很危急。恳请陛下赶紧兵救援赵将军!”
魏珲磕头说道。
“朝中,谁可为将?”
应天问道。
“大概只剩下胡劽了。”
寺人贽老实回答。
“不行,朝中需要人拱卫,还有其他人么?”
应天问道。
“其他将领多平庸,不可独当一面,唯恐误事。”
寺人贽想了下说道。
“二皇子叔笙可否?”
应天问道。
“陛下,皇子出征,恐怕会引起朝廷一些官员的猜测啊!”
寺人贽惊讶的看着应天。
“朕确实想立叔笙为太子,毕竟,只有他,深得我心。”
应天说道。
“陛下既然有意锻炼二皇子,积累战功,可以遣一老将辅佐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可。”
寺人贽说道。
“不要和我说胡劽。”
应天说道。
“有一老将日前赋闲在家,可以请之。”
寺人贽说道。
“谁?”
应天奇怪的说道。
“张文之父,宋国公张嵩。”
寺人贽说道。
“年纪会不会太大了?”
应天说道。
张嵩已经六十岁了,所以应天才会觉得他年纪大。
“张老将军只需要出谋划策就好,不需要他上路,而且请他出山的条件可以是赦免张文投降之过,想必张老将军不会拒绝。”
寺人贽说道。
“这件事由你去办。让叔笙和张嵩率领十万军马去救援,主将就是叔笙,和叔笙说清楚,他会明白的。”
应天说道。
“小的明白。”
寺人贽带着魏珲一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