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从1983开始TXT全本免费 > 第65页(第2页)

第65页(第2页)

  第一件像只小葫芦,三四厘米长,一口大,一口小,却是个白铜烟嘴。

  老马上道也没几年,懂的有限,何况古董门类太多,不可能完全精通。他掂了掂,道:“这东西我不熟,以清末民国居多,价值不高,多少钱收的?”

  “买菜白送的。”

  “哦,那还凑合。”

  跟着第二件,是个铜镇纸。

  长约六厘米,形态是一头伏地休息的牛。牛是江南的水牛,牛高昂,口衔灵芝如意,身下有底座,纹路精巧,栩栩如生。

  “这个倒不错。”

  马卫都点点头,道:“古代文人都喜欢镇纸,既实用又能把玩,这叫清赏。你这个年头挺久的,外面鎏金都脱了,不过应该是精铜,样式也巧,没事把着玩吧。”

  接着是第三件,他目光一搭,小眼睛就眨巴了两下,随即恢复正常。

  这是件竹雕筒,高约十五厘米,口较大,包浆脱落严重,底部有几道细细的裂纹。图案是一个男子,袒胸露乳坐在地上,光着脚板,手里拿着鞋。

  旁侧有提款,写着“之羽”

  “哪儿收的?”

  “前几天上街,见一农民摆摊,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花了我三块钱。”

  许非拿着筒,虚心请教,“之羽是哪位先贤?”

  “我知道的,就清中期有个竹刻师,叫王之羽。但他很早就归隐了,作品非常少,我见过几个,都是民国仿品。”

  老马暗暗观察他的表情,继续道:“你这个也差不多,但我不敢确定。要不这样,我在文物商店认识个老先生,对竹刻很有研究,你要是有空,明儿过去瞧瞧?”

  “呃……”

  许非思量了片刻,笑道:“改天吧,反正不着急。”

  马卫都见他没接茬,也当自己完全没说过,在小屋里转了转,道:“现在的人都奔着冰箱彩电去,玩古董的少,瞧你这意思,以前学过?”

  “看过点杂书,略知皮毛。像汝、官、哥、钧、定,元青花、唐三彩、明清家具什么的,就知道有这回事,细究就不懂了,还得跟您学习。”

  “哎,我也是初窥门径,一起进步,一起进步。”

老马笑道。

  如今已是九月末,《红楼梦》剧组出,奔赴黄山太平湖拍摄第一场戏。

  许非回归小四合院,没干别的,天天往外跑。清早起来先奔早市,有农民来卖菜卖货,经常顺带着家里的老物件。

  然后就是信托商店,四九城的信托商店几乎转遍了,隔几天就去看看,有没有货。其实他想进文物商店,但文物商店不对外出售,只有个内销部。

  八十年代啊,收古董最特么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