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殊的脚步顿了顿,抬眼再看人群处,却见路七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道路尽头。
郑易井也显然没有想到会再见到陈殊,他见站在面前的陈殊一身白衣气质不凡,眉眼一如当初所见一样英俊,顿时笑了起来道:“恩公,没想到你也会来天阑县。相请不如偶遇,不如我做东,咱们去八品珍吃一顿?这一顿全当我为恩公道谢。”
陈殊这几日高烧一直吃不下东西,闻言皱了下眉:“吃就不必了。我只不过是路过帮忙随手为之,后面也并未出力。与其谢我,不如谢那些缉拿那些山贼的官兵吧。”
郑易井没想到陈殊会这样说,与女儿面面相觑,脸上均露出一丝古怪之色。郑易井欲言又止,终于还是道了出来:“恩公您是不是刚来这青山天阑?”
“是。”
陈殊见郑易井神情有异,点头道:“我从南方过来的。”
“这就难怪当初恩公让我们报官抓贼了。”
青山天阑的南方是京城的方向,郑易井连忙笑笑,脸上带着尴尬之意道,“说来惭愧,我和家女承蒙恩公解救,下山之后却一直没敢讲此事上报官府,倒是见到一道被掳的外乡人去了,哎……不过应该也没多大用处。”
陈殊听到郑易井有话外之音:“这是怎么说?”
陈殊上山制服山贼后,让获救的百姓下山前往官府报官,让官府上门抓贼。能够治理山贼放哪都是功绩一件,但现在看郑易井的神情,好像并非如他所想的一样?
郑易井看了看四周人群,没有敢在大街上立即开口,只是择了个茶铺出来,坐下小声道:“恩公你可知道为何青山会有这么多山贼吗?”
大青山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又有汤飚这样敢和朝廷作对的悍贼坐镇,是一块棘手的区域,就连当初解臻也曾说,此处山贼杀不尽。
“为何?”
陈殊默了默,还是问道。
郑易井没想到陈殊问得这么直接,愣了愣。但他很快还是无奈地笑了笑,用手指熏了茶水,在桌面上写下一个“利”
字。
“公子之前在青山,应该也见过青山的地形了。此山位于通往塞北官道附近,又临靠我天阑县城,我天阑县原本是个商市,过往商贾众多。这商贾多,钱财自然也多,山贼哪个见钱不眼开的,既然有利可图,这青山下盘踞的贼也就多了。”
有过一次打劫,发现钱财竟然可以如此而来,便又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山贼泛多,原本只要官府出手或可压制,但我们这天阑县的官府——据我所知,那些像曲寨这样大的山贼寨子,每年都会向给兵马都监开金钱道,官贼本为天敌,而今官贼却互助互涨,知县不下令围剿,山贼泛滥成灾。”
郑易井叹了声道,“恩公,你让我们报官这本意是好,只是我们早已经知道即便是将此事报了官,那也无人受理,不过是成为知县眼中讨厌的刺而已。”
第35章相亲谁家儿郎【35】
自陈殊上山救下第一批被劫的富家商贾已经过了十余天,原本应该查抄山贼的官府却毫无动静。就算是当初山贼被陈殊端了一个又一个,这么多天过去,想必那些被捆的山贼也早已经想办法逃走了。
反倒是被解臻掀掉的曲寨这些大寨,里面的山贼死得干净利索,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那其他人呢?”
陈殊默默听过,忽地问道,“知县不管还有县丞、县尉、主簿,再不济还有知县上面的知州,这些也都不来受理?”
知州与此次林辰疏出任的刺史同一个品级,只不过后者兼的是监察职责,而前者是统辖州县手握地方政权的行政官职。
“既然是金钱开道,自然是一路贯通。”
郑易井道,“知县想要坐稳,怎么会少得了知州的好处?至于县尉主簿,不过是下属官员,上面不动,他们又不傻,何苦为了这些山贼和性命金钱较真呢。”
陈殊没有出声,端着茶碗喝了一口。
郑易井以为是陈殊心里不痛快,连忙又道:“恩公你也不必太过在意。这大青山风气由来已久,天阑县又是天高皇帝远,本就没有办法,你能够仗义出手解救我们,已经是大功德一件。只是恩公再过大青山,需得小心这些山贼滋事报复。”
郑易井那天虽得陈殊解救,却没有看到陈殊一个人单枪匹马闯寨的样子,更不知道陈殊已经把官道边的山贼窝都翻了个底朝天。这几天,大青山的山贼集体受到重创,汤飚已死、曲寨被灭,这些事情肯定会在山贼窝里传开,足以震慑山贼。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