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把家附近的山翻遍了也没找到一颗酸枇杷,遂不了娘亲的心愿,就成了张菊心里的刺,所以那时大牛拿着付东缘给的两串枇杷回家时,她才会那么激动。
只是大牛当时是骗她的,他压根不知道哪里有,叫三婶出来是想调虎离山,促成春明和鱼哥儿这一对。
每年给死去的娘烧纸,张菊就想在盘子里摆些枇杷,采多多的,让苦了一辈子的娘吃个痛快。
缘哥儿送她的这棵枇杷树她当然要好好养,养好了,开花结果了,给她娘供上,这样死去的娘就不会在梦里哭着喊着“为什么辛劳了一生,想要的东西却一样也得不到”
了。
为什么得不到?都是叫他们这些子女拖累的。
后来张菊种的枇杷树开花时,春明和鱼哥儿得了个女儿,生得娇软可爱,如那枇杷花一样,所以小名就叫“小枇杷”
。
这已经是几年后的事了,是后话,说回做红陶盆。
这阵子玩泥巴可多,做红陶泥对付东缘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难的是拉坯的工具,他没有啊,得找材料现做。
现代都是用电动的,开关一按就能用,古代没那么高档,只能手动或脚动,靠人力。
好在付东缘有个会很多的相公,他同周劲说了自己的需求,周劲立马就知道材料哪里有,可以怎么组装了。
一大一小两块石板,磨圆了,中间凿出个洞,也磨圆,然后用硬木连接上,再放在套筒和底座上。使用硬木连接,而不是直接用小圆板套大圆板,是想让拉坯装置的高度高些。
不然夫郎得一直弯着腰低着头弄,他这阵子腰本就很酸了,周劲不愿夫郎再干费腰的事。
将工具立在和好的红泥边上,付东缘就可以开始拉坯了。
使用方法就是用脚在地上的大石板上推着,使上面的小石板跟着转,借这个力给红泥塑型。
头回做,多大多深不讲究,形状什么样也不讲究,先做出来再说。
春贵夫郎、大牛夫郎、春明夫郎,见缘哥儿弄这个实在有趣,也让他们相公给他们做一个拉坯的工具,他们也去做几个花盆种种花。
后面还引发了一场男人间的比拼。
比谁做出来的拉坯转盘更轻便,更稳固,更丝滑,让夫郎用得更好。
周劲是第一个做的,抱的是尝试的心态,付东缘要求也简单,能用就行。
后面见春贵、大牛他们做了一个更好的,他立马不干了,去上山找更平整的石头,磨圆,给哥儿用,木料也从榆木换到枣木,还用上了麻栎。
大牛几兄弟夏日跟周劲比泅水,比谁泅得深泅得远,屡战屡败,没想到冬日能在这事儿上赢周劲一回,都觉得很高兴。没料到第二天,周劲就想出了一种新做法,让他夫郎拉出来的坯更好看,更圆润,引得自家夫郎羡慕。
这几个人也不干了,回去苦思冥想,找着改进的法子。
几个夫郎花盆都做完了,这几个男人的竞争还在继续。
付东缘给挑灯夜战的相公倒热茶时,是这么说的:“花盆弄够了,我们打算封窑了,今年不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