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明第一国师番外 > 第25章 府试开始(第1页)

第25章 府试开始(第1页)

苏毅躬身作揖,说:“回师爷的话,此人,正是小人的外甥,造出肥皂和香皂的于嘉。”

途安嘴角一扬,笑道:“哦?他在哪?”

苏毅指着远处,组织夕阳里人卸粮的于嘉说:“那个人,便是我的外甥。”

“果真是仪表堂堂,年少有为!”

途安点了点头,拿起账目向于嘉走了过去。

身后几个徭役、大雁乡乡老和苏毅对视了一眼,连忙跟了上去。

往常的时候,只有账目不对时,钱谷师爷才会亲自起身,前往查看。

大雁乡其他乡里的里长和百姓,见状,都不由得小声低估了起来。

“夕阳里地处平地,还有两个大作坊,没想到,账目还有出错的时候?”

“哼!越有钱的人越抠门,越没礼数!没听说吗,那苏毅外甥为了个妖媚的女人,竟然和宗族分立了。这样的人品,八成是故意弄错账目的!”

“对对,我还听说,袁成里想学夕阳里造肥皂,结果,被他们逼得,差点百十户老底儿都赔进去。”

“我也听说了,后来,章里长赔钱又道歉,这才避免灾祸,那苏家……唉,都是啥人呀……”

百姓们看着几人背影,也说什么的都有。

然而,接下来途安的动作,让这些百姓突然止住了话语,惊讶的瞪大了眼。

“不是……”

远处,夕阳里粮车队前,几人停下脚步,苏毅对于嘉说了几句话后,于嘉躬身作揖。

这一幕倒是没什么,可令人不解的是,身为举人的钱谷师爷途安,竟然给于嘉回礼作揖了!

钱谷师爷官居从九品,是大明在册的官员,怎么会给一个平头百姓作揖?

途安上前,拍了拍于嘉的肩膀,笑道:“你就是于嘉,年少有为啊!”

于嘉回礼说:“承蒙师爷夸奖!”

嗨!

途安扶起于嘉,说:“大郎,不用那么客气,叫我清波先生即可。”

“是,清波先生。”

“知县大人也听说你了,本想着借收粮时来看看你。谁知,府试要提前举行,大人便去了府城帮着组织。大人说,如果碰见你的话,让我给你带句话,好好考,他把你那《万疆》、肥皂、香皂、铅笔都带去府城了,说要让知府大人看看,迁安县出了一个才子。”

这也在于嘉的意料之中。

先不说香皂、铅笔,就说肥皂,这两个月就让迁安县财政翻了几倍,知县大人能不高兴么?

途安紧接着说:“我这阵子忙,恰巧你也备战府试,等过了这一阵,你有机会进城时候,找我,我请你喝酒,咱们一起研究宋词,开怀畅饮。”

“那多谢清波先生了,届时,大郎必登门拜访您!”

两人交谈甚欢,让远处百姓一时间摸不清头脑,实在是想不通,堂堂地从九品官员,怎么会和一个小子说得那么开心。

…。

明朝商人富而不贵,就算是有钱,钱谷师爷也没必要上前去搭话的。

然而,谁也不敢问原因,只能看着这一幕,又小声地交头接耳起来。

交完今年的秋粮,回到夕阳里,于嘉便埋头苦读起来。

府试地点在州府治所,开考的前几天,于嘉准备好了行囊,便只身前往府城卢龙县。

本来苏毅说骑马送他去,可于嘉拒绝了,家里的两个作坊,还需要苏毅掌控大局。

本来计划着五天走到,幸好半路上搭乘马车,于嘉才用两天时间,便到了卢龙县。

府试在即,正好赶上大晴天,城门内,小摊小贩占满了主街道两旁,叫卖声络绎不绝。

满街都是背着书箱的学子,有独自赶路的,还有家人陪同的,手里都拿着书,一边走一边看。

原主也没来过府城,也没见过这样的盛况,回望城门口,进出的人络绎不绝,街道上来往行人接踵摩肩。

于嘉不由得感叹,真是盛世降临了,卢龙县此时的场景,估计宋代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也就这样了吧。

赶了两天的路,于嘉又困又乏,便买了三个大肉包子,边走边寻摸着客栈,打算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开始全力背书。

谁知,走了三个时辰,主街都逛到了头,也没找到一家有房的客栈,就连小街小巷里的客栈,也被赶考的学子占满了。

清湘书院掌柜李刚明明说过,府试对比县试,人会少很多。

可能是多年来,没通过府试的学子都聚集于此,所以人才这么多。

于嘉索性先不想了,也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

又找了一圈,还是没找到有房的客栈,于嘉没有办法,便回到主街,进入了悦来客栈。

悦来客栈之名,得源于孔夫子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建于唐宋之前,创建之人不详,如今已变成大明“国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