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安指着窗外,笑道:“三国时期,名将邓艾说过,出身寒微并非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实不相瞒,这迁安县,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你这样的人了,仅仅四个月,就改变了贫穷的家境。别说,看着你这个劲头,我也想参加科举了。”
这话,李刚也说过。
途安回头,又说:“大郎,之后有什么不会的,尽管来向我请教,不必拘束,在你考中举人之前,我还是能指点你一下的。”
出门就遇贵人,于嘉正打算考过院试后进县学读书呢,有举人一对一指导,那进不进县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于嘉抱拳作揖:“多谢清波先生了。”
二人对酒,款款而谈。
一下午,从天下大事,聊到市井小民,又从边境戎狄,聊到四海宾夷,那上好的女儿红,足足喝了三斤。
临行之时,途安醉醺醺的拿出纸笔,一边磨着墨一边说:“大郎,见你写词不错,不知作诗如何?我给你出道题,你来写。”
作诗……
那作诗填词,是于嘉的短板,难道又让他抄袭后人吗?
也没等于嘉解释,途安便拿起笔,趁着酒意在白纸上列出标题,而后,将毛笔双手送到了于嘉面前。
于嘉接过笔,不好意思笑了笑:“清波先生,作诗是我的短板,可能……”
话还没说完,途安挥了挥手,笑道:“大郎,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那诗仙李太白,也不是生下来就会作诗,写出来,就当做历练了。为兄替你修改,万一,我压的院试题中了呢。”
途安怪异的笑着,挑了挑眉。
原来如此,途安并不是调戏他,而是替他压了一道院试的题!
那就写!
于嘉走到桌边,仔细的看了一眼标题。
标题采用的,是蜀汉名相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以此为题,写一诗,形容有能力登阁拜相的人,却不愿意当官入仕的心情。
于嘉看了眼窗外。
太阳已经落山,天边的云彩被烧得火红,大雁成群结队,呱呱呱叫着,略过迁安县上空,向南方飞去。
这题,以押题为借口还说得过去,如果是酒后吟诗作对,明显就不是他一个童生能玩儿的。
…。
于嘉想了想,还得借用后人的诗!
成化年间,江南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才子,名叫唐寅,才高八斗且武艺群。
他本有机会考中状元,但因其不愿意入仕,只考下举人立身后,便没有再继续考下去。
知县三番五次请他做师爷,反而都被他拒绝了。
而且,宁王造反的时候,听说还请他去当参军,但唐寅宁可装病,也不愿意当官。
纵观唐寅的一生,就很符合这道题要求的人物,那不如就引用唐寅的诗算了。
于嘉拿起笔,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外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洋洋洒洒写完,于嘉放下笔,拿起纸吹了吹,交给了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