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和方卓航看了眼于嘉,又转回身看了眼田贺宝。
“田兄,不能吧,于兄那晚的烟花文会,可是我们五十一个秀才的第一名,大人亲自点的!”
“就是,田兄,话不可乱说。”
哼!
听见这话,那几个秀才上前,鄙夷地看了眼于嘉,嘲笑道。
“快是真快,不过,要让我写三字经,半个时辰用不上,三篇就写满了。”
“一个时辰没动笔,三下两下写完,这样的策论能有用吗?”
“就是,我还以为这小子是跟我们没礼貌,没想到,跟师长也这样没礼貌,如此的敷衍了事!”
“这种无德之人,被打是迟早的事啊……”
哼!
于嘉白了眼众人,昂着头说:“你们就知道我写得没有用?到时候,谁是第一还要大人说。当时,大人已经说明,不需要在意字体,不需要长篇大论,有用就行!几句话就能完事儿的东西,你们写一大堆,啰不啰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知县江平昨天,的确说过这个话。
可什么建议几句话能行?糊弄小孩呢?
还没等众人开口,于嘉冷笑道:“亏你们也读史书,也读四书五经,却是一群呆木书生!司马懿曾说过,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能听懂人话不?大人要的是建议而不是文章,还给那玩意儿挂在墙上,供学子们瞻仰啊?”
啊?
十几个秀才,一时间,被怼得哑口无言。
“哼!言语中尽显粗鲁!我辈读书人,羞与这野蛮人为伍!”
“不要和这假书生说话,听说他家很有钱,想必是买通科举的官员,才通过的府试、院试,不必理会他!”
“是王是寇,还要等大人评断!”
书生们自觉退后一步,也懒得和于嘉吵架。
而那田贺宝,鄙夷地看了于嘉一眼,嘲笑道:“如果不会说古话,那咱们就说白话。我在这县府里待了十多年,跟三位知县学过,提交的建议无数,又岂会看不出你在敷衍?我敢断定,两天之后的县府书房,肯定没有你!”
哼!
于嘉白了眼田贺宝:“有没有我,那和你就没关系了。万一有我呢,你说这话得多打脸呀?”
“就不可能有!”
田贺宝肯定地说。
这时,知县江平和刑名师爷陈登出现在远处,江平的门生们,才各自退回了各自的位置,安静了下来。
众人躬身作揖,齐声道:“参见知县大人,参见刑名师爷!”
“不必多礼,升堂吧。”
威——武——
那李斌和两个东洋人,被狱吏押了上来。
因为案情涉及倭寇,江平需要亲审,刑名师爷陈登站在一旁,文案皂吏坐在台下,提笔记录着卷宗。
李斌不用多说,身为里长,本该用三尺木牍替里人宣讲律令,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判腰斩、抄家,妻和儿媳流放北平为苦役,建造紫禁城。
而那两个东洋人……
江平转头,看向于嘉,笑道:“大郎,你会东洋话,我问一句,你给翻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