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和李轶并没有立即返回宛城,而是留在舂陵,帮助刘演、刘秀和他们的族人、门客四处招兵买马,打造兵器,只等立秋之日一到,就立即起兵反莽。
为什么要等立秋之日呢?
原来,这些人制定了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他们要在立秋这天起兵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和属正梁邱赐,然后围攻宛城。
前队大夫也就是南阳太守,是整个南阳郡的军政一把手,因为王莽改革,那时候南阳叫“前队”
,太守叫“大夫”
,这南阳太守也就成了前队大夫,而属正隶属于郡军事长官。
这些人思路很明确,擒贼先擒王,只要先将甄阜、梁邱赐这两个南阳郡的军政大佬绑票,南阳郡的政府军就会陷入一片群龙无的境地,起义的烽火就会迅席卷整个南阳郡。
而且,立秋这天在当时是一项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南阳郡的朝廷官员会集体出城进行一些打猎祭祀的活动,动手的成功率比较高。
一方面招兵买马,一方面制定计划,众人忙的是不可开交,而李通的心中却一直在琢磨另外一件事……
李通和李轶回到了住处,忙了一天,李轶一进门就瘫在床上,这时他却现李通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于是,李轶不禁开口问道“堂兄,你有心事?”
李通顿了顿,眉头一皱,答道“季文,我总是觉得,咱们李家和刘家的联盟还不够稳固。”
(李轶,字季文。)
李轶听罢,有些不解,他缓缓地站起身来,不以为然地说道“堂兄,那刘伯升不是已经在酒席上当着大家的面说了,他对误杀你兄长之事深感愧疚,希望摒弃前嫌,共谋大事,难不成你心里还有疙瘩?”
李通听罢,不禁摇了摇头,道“不是这么个事……季文啊,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邓家和刘家就可以同气连枝呢?”
李轶想了想,然后一拍脑门,道“因为刘、邓两家是姻亲!”
李通听罢,点了点头,道“正是,联姻是巩固两家联盟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再说了,若不与刘家联姻,即便刘氏当兴,咱们李家又辅的什么劲呢?”
若要两家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不妨让两家先绑在同一条裤腰带上,同进退,共荣辱。
李轶听罢,连忙拍手称赞道“堂兄所言极是!”
随即,李轶第一时间想到刘秀,又接着说道“堂兄,那刘秀今年二十八岁,尚未娶妻,在咱们李家的众多妹妹当中挑选一个嫁给他不就成了。”
李通听罢,不禁摇了摇头,一脸落寞,无奈地说道“哎……刘秀就不用考虑,我已经试探过他了,没戏!”
李轶听罢,一脸诧异道“什么?咱们李家的妹妹,刘秀一个也看不上?”
李通又叹了口气,无奈道“哎……人家有心上人了。”
李轶听罢,火冒三丈,厉声怒骂道“草!这瘪犊子,还真Tm挑食!”
李轶脾气火爆,李通倒也是讲道理的人,他连忙摆了摆手,说道“哎……算了、算了,这种事也不好勉强,联姻之事也只能从刘家的其他人身上着手了……”
随即,李通一边想,一边在嘴里嘟囔着“刘秀的大哥刘演、二哥刘仲、大姐刘黄、二姐刘元皆已成婚……”
“刘伯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