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输入,防控重点
新的任务来临,旧的任务结束。
疫情结束了吗?
远远没有,只要世界范围内还存在一例病例没有治愈,疫情防控就不能划上句号。
基于国内疫情已经处于完全可控态势的情况,疫情防控由特殊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
只要人人做好自我防控,出入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商场市购物…。。。回到家先洗手等等。
各行业和人员自觉减少聚会和聚餐。
各省、各大城市,做好关键窗口部位进出人员防控,机场、车站、码头…。。。。
疫情就不会大范围爆。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输入,成为防控的重点。
机杨、码头、车站,较之以前,更为紧张起来。
不难理解,好不容易取得的防控成果,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疏漏而前功尽弃。
凡是从境外返回黄明的,只要下飞机、轮船、火车,或者是从高出口下来的自驾人员。
第一时间扫码查行程、测温、登记,出示健康码…。。。。
这些地方,每天排着长长的队伍。
机场的大厅上空,一道很有质感的播报声音响起,“从B岛飞来的dh3579次航班,已经降落,请接亲友的朋友做好接机准备。”
B岛是隔海相望的邻国d国的第二大城市。
“d国回来的,走这边,这边!请主动打开手机健康码!”
机场服务人员,大声召唤着。
人们自觉拿出手机,有序地配合做着一切。
警官郭明涛被调到机场,担任副总指挥。
走在较之以往要空旷很多的大厅里,在他身后,跟着两名年轻的协警。
三人没有因为人少而变得懒散,反而更加警惕,巡视着身边的一切,特别是航站楼出口的地方,那里,正是黄明市对外开放的入口。
可以说是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因为那个地方,有着直通国际的航班。
从那里走出的人们,脸上洋溢着不加掩饰的笑。
好像所有人正在走出恐慌,都在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
苏蓉不再每天去作志愿者,此时的她,正在默默收拾东西。
她不想离开这里,不管她心里是否承认这种感觉。
这段时间,她看向前夫汪伯年的眼神,确确实实在慢慢生着变化。
汪伯年不再颓废,每天出门跑快递,并且乐在其中。
儿子汪峻无心网课,也不说话,只是在一旁静静坐着。
他不劝妈妈留下,并不是不想劝,而是已经劝过好多遍了,就差磨破嘴皮子。
“儿子,陪妈妈去组里待几天吧,妈妈带你认识一些叔叔阿姨。”
儿子久久不语,苏蓉开口说道。
这只是一个能够多陪儿子一点时间的借口,其实,她自己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个比较好的理由。
现在的孩子,一进入中学,有几个喜欢陪在父母身边的呢?
果不其然。
“不去!”
汪峻拒绝得很是干脆,不经过一秒钟的思考。
“唉!”
苏蓉无奈叹息一声,放下手中活计。
导演黄树安下午飞机,再有几个小时就到,说好要去接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