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蘇培盛將聖旨拿給陳福:「這道密旨你且收好。他日,若熹妃在朕之前病故,那就沒什麼可說的。若朕駕崩之時,熹妃還沒死,你即刻拿著這道密旨去景仁宮,命令張保親手處決掉熹妃。張保若拒不從命,你便先處理掉他,然後再處決熹妃。對外便宣稱,二人思念朕過度,自戕以殉葬。張保手下的探子交由王朝卿、王以誠兄弟接管。熹妃死後,這道密旨你需立即焚毀。聽明白了嗎?」
陳福雙手捧著聖旨舉過頭頂:「奴才遵旨!」
皇上又命蘇培盛將起居官叫進來,對其說道:「朕之諸位阿哥業已年長,弘時、弘曆、弘晝三人建府、成親多年卻未有爵位,日常唯靠內務府供養,用度常有不足。今封三人為多羅郡王,各賞賜京郊莊園數座。六阿哥弘曕復原出諸葛連弩,乃大功一件,本應與其兄一同受封郡王,但考慮其年少且尚未成婚建府,暫封貝勒,遵先帝口諭,仍賜其居圓明園。六阿哥生母淑妃宋氏,服侍朕多年,生育有功,教子有方,即刻封為貴妃,擇日舉行冊封禮,母家本支抬為鑲黃旗。你去草擬旨意吧。」
起居官拱手稱是,快步走到廊柱後面的小桌子上奮筆疾書。
待聖旨擬好,皇上仔細讀過,點了頭,起居官便將旨意再次謄抄到的捲軸上,然後呈遞給皇上用了玉璽。
皇上將聖旨按在書桌邊緣,對起居官說道:「明日讓……鄂爾泰去各位阿哥府上和圓明園宣旨。都退下吧。」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o23-o5-292o:1o:32~2o23-o6-o221:16:o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萬更1o瓶;拂青松、njdouhuahua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34章崩
皇后終究還是沒能挺過這個月。
在得知皇上對宋瑩、鈕祜祿氏以及幾個兒子的安排後,沒過三日,她就在圓明園含笑閉眼。
皇上命人將皇后的靈柩挪至暢春園,並讓在京諸王、文武百官、公主、內外命婦齊集暢春園為皇后舉哀,持服二十七日。
而讓眾人頗為疑惑的是,那個一向與皇后交好,剛剛晉升從而得以跪在隊列最前端的淑貴妃,在為皇后守靈時雖面露悲色,卻滴淚未流。
不僅如此,之前最被眾朝臣看好的四阿哥的生母熹妃,竟從始至終都沒出現在皇后的喪禮上。有人悄悄打聽,只得到了「熹妃給皇后侍疾勞累,病重不起」的消息。
前朝、後宮的形勢一向是彼此映射,從一面就能推測出另一面來。但這次,眾人被皇上抬貴妃壓熹妃、抬四阿哥壓六阿哥的一通操作徹底弄懵了。
要不怎麼說君心難測呢!現在愣是誰也猜不透,四阿哥和六阿哥之間,皇上到底屬意誰做太子。
而在皇后喪禮之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情況出現了。
——那位一向低調地仿佛在圓明園隱居的淑貴妃,居然開始「張揚」起來了。
頒金節熱鬧的氣氛還沒過,淑貴妃就向皇上請示,說想去景山看楓葉。皇上政務繁忙,不能陪她一起去,她居然就自個兒領著和敏公主跑景山去了!
去了不說,甚至還在景山住了半個多月!
等十月底是皇上的萬壽節一結束,淑貴妃還沒將圓明園住熱乎呢,就又打包了行禮,跑去潭拓寺參禪了!
瞅那出行隊伍的架勢,竟像是要直接住到過年!
這這這,哪有女眷不在家守著丈夫,自個兒在外面撒歡的?!
皇上可還「在」呢!淑貴妃你還沒當上皇太后呢!
彈劾的摺子在皇上的案桌上疊了兩大摞,皇上卻看也不看,直接讓蘇培盛找箱子鎖起來。
「等日後將皇后梓宮送往泰陵時,將這些彈劾瀅瀅的摺子都當做隨葬品一併送進陵寢,也好讓皇后知道,瀅瀅過得有多快活。」
蘇培盛親自將奏摺整整齊齊地碼在箱子裡,看著小太監們將箱子鎖好抬了下去。
他想了想,又跟了上去,吩咐自己的徒弟再去找幾個一模一樣的箱子來:「這一個箱子怕是不夠放,你提前多備幾個。回頭一水兒一樣的箱子跟著大行皇后的梓宮進泰陵,瞅著也氣派不是?」
另一邊,陳福自打接了皇上的密旨,心便一直提著:這密旨能有一道,就可能有第二道。
他手上密旨的內容是處決掉張保,焉知皇上沒有另下一道密旨,讓持密旨的人處決自己呢?
所以,於陳福而言,雖然淑妃安然度過劫難、榮獲高升,眼見著前途越來越明亮,他卻沒辦法再靠過去了。
除非他現在立馬放棄當粘杆處的統領,否則這輩子就只能有「皇上」這一個主子了。
陳福暫時還沒享受夠權力帶來的快樂,因此便打消了原本投靠淑貴妃的想法。
雖如此,但他也不想真就與淑貴妃完全斷了聯繫。
於是,前腳朝臣們彈劾淑貴妃的摺子剛送上御案,後腳這消息就傳到了宋瑩耳邊。
宋瑩早在做出「要替皇后恣意享受生活」的決定時,便已預料到了會有人對她的作法提出異議。
但她如今已活過大半輩子,三個孩子是封爵的封爵、成家的成家,母家也抬了旗,她心中再沒什麼可顧慮的,自然是想怎麼折騰就敢怎麼折騰。
硃砂有些擔憂:「這朝臣們彈劾的次數多了,皇上若是聽信了可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