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五剑来教书了。
李观澜前往书房,去上这辈子的人生第一堂课。
茅五剑不是那种性格古板的老学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只是让李观澜拱手行了一个师生见面之礼,随即就开始教李观澜读书。
由《千字文》开始教。
字形、字意、文字来源、诸般典故……
茅五剑博古通今,教书的时候完全不要备课,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讲得非常生动形象。
不愧是文渊阁大学士。
学问水平,起码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哪怕李观澜不是那非常热爱学习的性格,也是得津津有味。
学习的过程非常愉快。
茅五剑教完一遍,就让李观澜拿着书自己读,还在李观澜读书的时候,时不时问上几个小问题,检查李观澜有没有记住刚刚教的知识。
这时候。
“一目十行”
的天赋,起到了效果。
李观澜虽是刚开始跟着茅五剑求学,但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读的非常流利,甚至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行领悟到很多相关的学问。
于是。
当茅五剑问问题的时候,李观澜往往能够给出一些让茅五剑都觉得非常惊艳的答案。
“嗯,不错。”
茅五剑捋着胡须点着头,嘴里只说不错,但心中则早已是震惊至极:
“天纵英才!千古奇才!”
“未曾想,老夫竟有如此缘法,做这种绝世神童的教书先生……”
“苍天待我不薄!”
茅五剑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心中已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于是。
他教得更加用心,讲得更加生动。
不知不觉间。
一个时辰过去了。
茅五剑心满意足的合上手中的《千字文》,随即就跟李观澜说,若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问他。
问问题?
学问上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想到。
毕竟这老师教的特别好,诸多问题在课堂上就已经融会贯通,根本就不必等到课后再问。
不过。
跟学问之外的问题,倒是有一个。
李观澜问道:“敢问先生,你为什么叫茅五剑,这名字可有什么来由?”
茅五剑道:“世人吃的是五谷,稻黍稷麦菽,身体里有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吾辈读书人,食五谷杂粮,运乎五行之间,再养出一口浩然之气。
这浩然之气,最是刚正不阿。
正如君子之剑,宁折不弯!”
茅五剑慷慨陈词,语气里甚至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看上去气势轩昂。
不过。
这气势……
李观澜在第一次见到茅五剑的时候,就曾经见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