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在!”
随着朱瞻坺的喊声,朱明推门走了进来。
“传令下去,留下三百人,把这个丹徒府衙给我监视好了,如果消息传出去了那就等着我给他们收尸吧!”
“是!”
“还有!”
朱瞻坺叫住了想要离开的朱明,招了招手。
顺着朱瞻坺的动作,朱明走到了朱瞻坺的面前。
“传令所有护卫,他们全部留在这里,你让人另外备船,我们去……”
朱瞻坺附在朱明的耳边,声音放低,但却坚定地说道。
“市舶司!”
“是!”
……
镇江府一片平静,似乎什么都没有生似的,但唯有朱瞻坺知道,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所有人都知道朱瞻坺在随其父据守顺天府的时候整合了北方的商业,甚至派人加以监管。
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但还是极大地杜绝了各种垄断以及灾难财的现象。
但是,却没有人知道,甚至就连朱瞻坺的亲爹朱高燧都不知道,他的儿子当初可不仅仅只是整合了北方的商业。
南方的商业,朱瞻坺虽然没有涉足,但却让人整理了大部分的情况。
其中就有一条朱瞻坺极为关注,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动手的:东南海商私通倭寇!
关于这件事,朱瞻坺其实也没有能够直接将其定罪的证据,因为他这个结论和正常的不太一样。
他这个结论,是结合了历史,然后再加上他加以验证的。
东南海商通倭,这是在后世时朱瞻坺偶然现的,但因为历史上没有具体的资料,只是说明朝中期时因为倭乱严重,很多海商被明军围剿,被迫为寇。
后来,朱瞻坺在整合北方商业的时候顺便让人收集沿海一带商人以及地方上的情况,让他现了一些东西。
先,朱瞻坺现东南海商这个群体在很多的地方都有两个人的影子,而这两个人的名字叫做张士诚和方国珍。
没错,就是在元末高邮之战中占领了高邮城,但最终却败于朱元璋的张士诚。
其次,朱瞻坺现,每次倭寇侵犯大明海疆之前,这些东南海商都会很默契地抬高粮价,甚至是停止售卖粮食。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虽然不是每次,但几乎每次倭寇有较大的行动之前,这种情况都会出现。
除此之外,等到倭寇离去之后,东南海商们又会以更高的价格去出售粮食,最终达到让百姓不得已用土地甚至是家中子女来换取粮食的地步。
通过这些情况,朱瞻坺觉得,所谓的东南海商极有可能是张士诚和方国珍的后人,亦或者是这两人曾经的追随者所组成的,而且与倭寇有联系,甚至是和倭寇达成了合作。
而这次下来给伤亡将士抚恤,让朱瞻坺又得到了新的消息。
六天之前,有三艘船以沿运河北上,为过冬收购棉花为名义出,但实际上却并没有通过运河,而是在进入了长江之后就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