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前朱瞻坺也担心过,因为云南这边和大明其他的主要产茶区不太一样,这边仍旧保留着土司制度。
但是,沐王府一脉将云南治理得非常好,土司不仅很配合朝廷的任务,还主动为朱瞻坺讲解说明。
在感受到云南土司和部落百姓的热情后,朱瞻坺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说到土司,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改土归流这个政策,也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用朝廷的流动官员治理。
改土归流的好处不用多说,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世袭的土司制度所带来的贪腐和反抗朝廷的情况,但这也得看情况。
人,有好有坏,土司也是。
历史上,云南土司在顺治十六年还在抵抗满清,元江土司那嵩更是在被吴三桂击败后全家自杀。
土司有奢崇明这种心怀不轨之辈,也有那嵩这种不遗余力地反抗满清的人。
或许,那个时代的土司反抗满清已经不是为了明朝,甚至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但对于明人来说仍旧是一抹慰藉。
……
因为有金牌信符,再加上无论是老爷子还是沐王府都提前打好了招呼,朱瞻坺很快就从普洱府的十一县主要产茶区取到了今年茶马互市的茶叶。
这个时候朱瞻坺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先去哪?
无论是乌思藏都司还是关西七卫都是要去的,但是先去哪儿呢?
从服从性和忠心来说,乌思藏都司好一些,终明一朝,乌思藏都司都很安稳,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但是关西七卫不同。
关西七卫又有西北七卫和蒙古七卫之称,西北七卫自然是因为这七个卫所是在大明的西北方向,而蒙古七卫则是因为这七个卫所的领都是蒙古贵族。
关西七卫的设立为大明屏蔽了西陲的察合台汗国,保证了西域的商队和入藏的使臣能够安全通过,同时在根基未稳的立国初期,能够让大明专心对付北方的草原。
但是,洪武年间的关西七卫尚算是稳定,可随着永乐一朝的到来,再加上关西七卫和明朝之间那明显的羁縻性质,使得关西七卫屡屡做出违背大明意愿,甚至是有损大明国体和利益的事情来。
正是这个原因,让朱瞻坺决定先去关西七卫。
他不是老太太,吃柿子不需要挑软的捏。
亲自带队前往关西七卫,危险性毋庸置疑,但朱瞻坺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就在朱瞻坺带队前往关西七卫,准备进行今年的茶马互市时,云南也随着赵王一脉的到来而风起云涌。
滇池北岸。
对于从洪武十四年就驻扎在云南的沐氏来说,自然是不缺居住的地方,而这座位于滇池北岸的庄子就是沐氏的,被暂时借给赵王一脉居住。
毕竟,赵王一脉的藩府才刚刚开始建设。
“事情,我不多插手。”
在这座以前姓沐,如今姓朱的庄子中,朱高燧正在接见一个人。
“瞻坺既然选择将你们带来,就说明你们是有过人之处的,不仅如此,瞻坺既然能放心的离开,也说明你们都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你们放手去做,只要不偏离瞻坺的初衷,我就不会插手。”
“谢过赵王殿下。”
王临跪在地上,俯身行礼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