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阮不怎么关心两个皇妃的未来,捧了个苹果把玩,随口答道。麟德帝若是将月美人留下,虽然是留在行宫这边吧,但司连瑾作为目前河北最高的官员,许多事情也要他操心,至少等满了三个月安排人手将月美人送回这件事得管。但这种事办好了人家不会感激,办不好了,谁都要找麻烦,不说司连瑾,就是陶梦阮都不会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宁阳郡主赞同的点点头,道:“你说的是,而且都到了这里了,皇伯父可不是那般心软的人,这回月美人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陶梦阮赞同的点点头,宫里人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做多错。麟德帝年纪还不大,子女也不少,月美人肚子里的这一个分量实在没有那么重。然而,严妃和豫妃都还没有子嗣,宁妃如今正怀着身孕,不管哪一个,对月美人肚子里的孩子都没有多少善意,若是月美人顺势留在太原,还有可能平安生下孩子,至于将来,虽然这个孩子没有那么重要,但毕竟是亲生的,肯定是要接回去的。但瞒着消息跟了来,别说从太原到京城,从运城到京城都不近呢,路上发生什么事谁能说得准,要是再出些事情,麟德帝必定会厌弃了月美人。
两个位份不高的妃嫔没来,根本没有激起半点火花,不是随行的连皇上新添了这么两个美人都不知道。只是在宴会上也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事,麟德帝道陶梦阮救助照顾九皇子有功,答应了九皇子认陶梦阮做姐姐的请求,还封了个义安县主的封号,只是如今出巡在外一切从简,等回到京城再正式宣圣旨和册书。
陶梦阮和宁阳郡主都惊讶了一回,虽说是九皇子的姐姐,但有了封号就不同了,相当于麟德帝认了这么个干女儿,而这个缘由自然不仅仅是陶梦阮救了九皇子这一个。
先是窥破了河北河防的秘密,接下来的差事一件件都办得妥当,麟德帝一直在考虑怎么奖赏司连瑾一番。只是靖国公府地位本来就显赫,司连瑾尚年轻,他奖赏太多对司连瑾的将来不算是什么好事,这一来这奖赏就不太好办了。这个时候九皇子提出要认陶梦阮做姐姐,麟德帝第一反应是胡闹,但细细一想,陶梦阮确实对九皇子有救命之恩,更有这么长时间的照拂之情,而陶梦阮是司连瑾的妻子,赏了陶梦阮,跟赏司连瑾自然也是一样的,当下就同意了就皇子的这个提议,这才有了义安县主这个封号。
没有人体会陶梦阮的惊讶,宴会过后,次日一早麟德帝就带着庞大的队伍启程往京城去了,就是身体还没有恢复的月美人,也坐着马车,顺利的启程离开了运城。而司连瑾,虽然赈灾和修复河堤的事都已经基本完成了,但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尤其河北的官员前后下去了不少,就算司连瑾不可能长期在这个位置上待着,也得等新的河北巡抚到任之后,才能离开。
司连瑾对于在河北多待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意见,就算为了陶梦阮和孩子,他也没打算这么早跟着回京去,如今这样虽然事务繁杂了些,但也能应付得来,等这些事情安排妥当,新的官员完成交接,他们孩子应该也出生了,到时正好一起回京。
送走了麟德帝一行人,陶梦阮有些忐忑的跟司连瑾提起封号的事。她并不希望跟皇家扯上什么关系,更不太明白麟德帝的心思,生怕麟德帝对司连瑾起了什么疑心。司连瑾闻言倒是笑了,道:“姑祖母是皇上的母亲,皇家的公主皇子们跟我们兄弟也是表哥表弟的叫,九皇子认你做姐姐也没有什么。”
“是吗?”
陶梦阮觉得皇家的事没有那么简单吧。
司连瑾拂开陶梦阮微微皱起的眉头,道:“你不用想太多,皇上这样安排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臣子的女儿封县主跟宗室女子不同,宗室女子那是象征血脉,若是亲王庶女、郡王嫡女,也就是叫着好听罢了,但作为外姓的,要么有功,要么于皇室有恩,不是真正的宗室女,地位去更加不同些。皇上封你为郡主,一来是你对九皇子有恩,二来,也算估计也算是给我的奖赏,毕竟靖国公府的地位摆在那里,从靖国公这一层来说,皇上并不希望招来其他的麻烦。”
陶梦阮闻言微微皱眉,皇家对靖国公和越国公两家,似乎是格外的信任,这一点,从两家世子都自小养在宫中就能看得出来。司连瑾也提过,他自小就跟太子一起读书习武,赵益宣虽然没有同他一起,也是在由麟德帝信任的兄弟颂王亲自教导的,而宁阳郡主也提到过,前世赵益宣死得早,接着做了越国公世子的却不是顺着下来的赵益安,而是越国公的幼子,比赵益宣小了将近二十岁的赵益名,也是越国公夫人所出,赵锦竹书信中提到,那孩子还安安分分的在妈妈肚子里待着呢!
司连瑾见陶梦阮疑惑,勾了勾她的鼻尖,道:“你想知道什么,我直接对你说就是,不要这样费神。”
“嗯,那你说啊!”
陶梦阮挪了挪身子,靠着柔软的靠枕坐下,等着司连瑾解释。
☆、第六十七章娇宠
司连瑾搂着陶梦阮坐着,慢悠悠给陶梦阮解说了一番靖国公府的家史。就如许多人都知道的,第一代靖国公与太祖皇帝是生死之交,当时正处乱世,靖国公辅佐太祖皇帝打下了江山,建国之后就封了靖国公,乃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但外人所不知的是,靖国公府不仅是世袭罔替的一等公,还是皇家的暗卫统领,虽然暗卫效忠于皇帝,但靖国公以及世子的地位也远远不是寻常勋贵可以相比的。
正是因为靖国公府这般超然的地位,靖国公府每一代世子几乎都是跟太子一起养大的,等长大之后就是新一代皇帝从小培养的班底。因为这个缘故,靖国公世子相当于是皇家培养出来的,这般培养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够的,所以若是司连瑾意外早逝,接替世子之位的要么是司连瑾的儿子,要么是靖国公府年幼的孩子,而自认为有资格接替司连瑾的司蒙,和安氏千方百计往上推的司连珏才是最没有机会的人选。
司连瑾提起这些没有什么骄傲的情绪,只是心疼的摸了摸陶梦阮的肚子,道:“这个孩子若是个男孩,也要像我一般自小肩负靖国公府的责任,所以我们都得好好地,至少有我们在,孩子不用从小就养在宫里。”
陶梦阮知道司连瑾的母亲死得早,那时安氏刚刚嫁入靖国公府,又没有半点疼爱继子的样子,司连瑾就被太后抱到了宫里去养。便是有皇帝的着重栽培、太后的疼爱,一个小孩子在宫里待着,又是太子预定的班底,哪有不受委屈的,司连瑾这些年必定是吃了不少苦头的,不然,有哪个孩子是天生腹黑的?
“我们就不能安安稳稳的做个寻常勋贵吗?”
陶梦阮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她并不觉得做皇家信任非常的臣子有什么荣耀的,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能保证每个当皇帝的都是心胸宽广重情义的,若是哪个小心眼的猜忌司家,可不是一下子就要抄家灭族的的节奏?
司连瑾看出了陶梦阮的担心,轻轻拂开陶梦阮皱起的眉头,道:“靖国公府又不是傻的,哪能当真将身家性命都送到皇家手中,这也是靖国公府和皇家达成的平衡,若是打破了这份平衡,只怕不只是腥风血雨这样简单。”
司连瑾当然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那么辛苦,但若是靖国公府打破了这个常例,皇家必定会猜忌靖国公府,到时候除非靖国公府自己翻身做主,否则就只能被皇家绞杀。
“我猜想,当初先祖和太祖皇帝立下这个规矩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司连瑾叹了口气,“谁会希望好兄弟的后辈跟自家后人打起来,全靠情分自然是不够的,还得相互制衡才行。”
陶梦阮前世跟着兄姐们也学会了不少本事,至少司连瑾解释到这里,她已经明白了自家的处境。靖国公府的继承人由皇家来培养,跟太子养在一起,也算是一个人质,让靖国公府不能轻举妄动,当然另一方面,皇家也得斟酌着对待这个小人质的态度,若是激怒了靖国公府,靖国公府倾尽全力的反扑对皇家来说也绝对是不值得的。
“伴君如伴虎啊!”
陶梦阮忍不住感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