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不知宏大还是渺小的世界已经毁灭了无数次……
身处其中的“他”
同样如此……
不过冥冥中总有某种执念残留在这里,促使这片废墟继续萌生机……
于是世界中心再度出现了一颗“太阳”
……
这颗“太阳”
曾经很大!与整座世界几乎同等大小!
而“他”
孤零零地镶嵌在这座世界的“表皮”
上,与“他”
相似的许多同类则已密密麻麻地堆在“表皮”
里面,不留任何可供进入的空间,孤零零的“他”
只好被排挤出来……
可是这座世界必须满足一种名叫“万有引力”
的条件——任何两个拥有质量的东西之间都将相互吸引,无论距离如何遥远……
有力吸引就必将靠近,最终撞在一处,“他”
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才能始终处在“表皮”
位置,与整座世界相对静止,所以曾经那颗“太阳”
脆弱得就像一团干沙,还未成型就轰然塌陷……
于是这次的“太阳”
相比整座世界便很微小,但它却是整座世界的中心,它的移动将能代表整座世界的移动!
所以,为了世界的稳定,这颗“太阳”
需要拥有整座世界九成九的质量!
而“他”
相比“太阳”
要轻得很,又要始终待在距离“太阳”
最远之处,所以“他”
必须以所有同类之中最慢的度绕着“太阳”
公转起来,产生的离心力必须与“太阳”
对“他”
的吸引力完全相等,在尚未引入其它条件的前提下,这是最简单的可行方案……
不过“他”
还不能随意增加同类的数目,就算“他”
与“太阳”
之间只有一层轨道也会多出两位,而任何一位同类的存在应该都会增加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进而使得彼此运行的轨道生微调,好在这件事并不影响整座世界的存在根基,“他”
的注意力暂时没放多少在同类们身上……
此时的“他”
看上去只是“太阳”
身边的一颗“行星”
罢了,只能在属于自己的“轨道”
里运动,如果这座世界只是唯一存在的封闭“系统”
,现在这种形式应该可以稳定存在下去……
然而这座世界外面理应还有许许多多个类似的世界!它们的区别至少应有总体质量、行星数量、轨道数量、以及最外层轨道中行星数目的不同……
就算外部世界与这里完全一致,当这两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