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有一个短距离军用机场,作为战略支撑点。
它能够为各类军机提供起降保障。
另外,此地还建有一个直升机大队,
大队中拥有大约3o架,各种不同型号且性能各异的直升机,
它们可执行诸如侦察、指挥作战,运输、救援等多样化任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支飞行运输中队,
队里装备了5架运七型运输机。
这种运输机具有良好的运载能力,
可以快地将3oo余名士兵,或相应物资投送到急需支援的突地区。
然而,尽管所有这些人员和物资均已齐备,
但目前仍需等待邓家俊前来重新进行合理的调配与任命,
以便让整个军事体系高效运转起来。
由于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型多兵种混合部队,
其独特的作战模式,和多样化的任务需求,给传统的军需后勤保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面对这样一支充满创新与变革的力量,
军需后勤部门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向某技术先进的研制所,抛出了极具诚意的橄榄枝。
他们殷切地期望这家研究所,能够凭借自身卓越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与这支新型部队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军需保障新模式。
这应对了部队“花小钱,办大事”
的要求。
当该研究所得知这一消息时,全所上下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尤其是听闻邓家俊是这支部队的主官之后,更是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原来,邓家俊将军在军界早已声名远扬,
他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更以敢于创新、勇于担当而备受赞誉。
对于这样一位杰出将领所率领的新型部队,研究所自然是信心满满,
坚信双方的合作,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为了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实力,研究所迅行动起来。
他们精心挑选了最新研制成功的型号——翼龙一号侦察无人机12架,
并配备了三个大型的地面移动指挥接收站一同交付给这支部队。
其中两个接收站,将直接用于支持部队的日常训练和实战任务,
另一个则作为研制单位的测试设备保留下来,以便持续对产品性能进行优化改进。
这些先进装备的加入,无疑将大大提升这支部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信息化作战水平,
为其在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邓家俊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乘坐着飞机顺利抵达了司令部所在的地方。
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除了那些警惕地站岗放哨的警卫部队成员外,四周竟然看不到其他人影。
陪同而来的军区副司令员脸上挂着一丝笑容,缓缓开口说道:
“原本啊,我们是打算将所有的人员都给你配备齐全的,
但可惜上级并不同意这个方案。”
听到这话,邓家俊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紧接着,军区副司令员继续解释道:
“领导说了,这里现在就是一张空白的纸张,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完全交由你来描绘蓝图!
等到三个月之后,你没有安排的那些空缺的岗位,再由军区统一给你调配补齐。
所以呢,咱们可得抓紧时间了呀!”
邓家俊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