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我也是刚知道的呀。。。’
杨若菲小嘴儿翘翘,说道‘那个叫鸿福的嘴挺硬,罗川叔叔也是刚刚拷问出来的。’
杨若菲说的颠三倒四,杨波需要捋一捋,便问起细节,先谁是温体仁?杨若菲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是个大官儿。
温体仁,字长卿,此时正在南京礼部尚书的任上,不过已经让崇祯召进了京城,历史上,崇祯三年,也就是明年,他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跻身内阁,担任次辅,他是崇祯一朝呆在内阁时间最久的辅臣,长达八年。
此人很会做官,采取的方式却堪称奇葩,就是与朝堂上几乎所有的同僚为敌,把人都得罪光了,什么阉党余孽、东林党、楚党等等,他是无所不怼,而这正是他苦心经营自己‘孤臣’人设的手段。
因为他早已暗悉崇祯皇帝的心中所想,崇祯打心眼儿里认为朝堂上的大臣都在与他做对,不知不觉中,崇祯便入了坑。
崇祯对温体仁评价极高,说温体仁辅政八年,无一字欺朕。
温体仁玩儿的是人设,这是心理学层面的东西,非常高明。
温体仁自称‘不纳苞苴’,就是不收贿赂,入仕三十年,虽然为人阴险,但表面上非常谨慎,“硁硁自守”
,从未被人弹劾过,也没有结党的迹象。
这又是一个人设,‘廉洁’,尤其令崇祯赏识,因为温体仁知道崇祯缺银子,最痛恨大臣贪赃枉法,收受贿赂。
其实温体仁是收的,而且收的还不少,他的做法也很奇葩,他是前脚收进来,后脚就送出去,自己不留分毫,只是他行事周密,一进一出的对象也相对固定,不为人知罢了。
杨若菲说他企图对王西铭杀人灭口,正是因为王西铭经过温体仁的手,向老皇亲行贿,若是王西铭被押解进京,经三司会审,温体仁“硁硁自守”
的人设就崩塌了,这对正在谋取辅这一位极人臣的大位的温体仁来说,极为不利,温体仁当然不会让它生,必须除掉王西铭。
所谓老皇亲,便是当今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周奎本是苏州一个商贾,如今女儿做了皇后,又有温体仁这样的朝堂重臣多方照应,逢年过节还要送上大礼,想不财都难。
历史上,周奎也的确家产万贯,富可敌国,但周奎为人却极端吝啬无情。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官军缺饷节节败退,崇祯下令在北京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都要捐银助饷,周奎百般推脱,还要皇后出面,才抠扣索索拿出了五千两,周皇后怕人笑话,变卖宫中饰,又为他垫资五千两,凑足一万两,就这样,还让周奎克扣了两千两。
周奎做了一世的守财奴,到头来,却便宜了李自成,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对城内的勋贵大臣严刑拷打,周奎也在其列,被拷问出五百多万两的家产,更悲催的是,交了银子,还丢了卿卿性命,这便是老皇亲可悲可恨的悲喜人生。
问题来了,周奎家里的五百多万两银子从何而来?崇祯到底知不知道?如果知道,为什么他不制止?如果不知,自家人都管不好,也保不住,崇祯也够笨的。
‘我还要跟周延儒的说话,你小心点那个姓骆的。。。’
白光一闪,杨若菲竟然下线了,她这么颠三倒四地说一通,让杨波很是抓狂,这死丫头。
行至中盘,盘面的悬殊已经很大了,横竖没有赢棋的希望,张廷登的落子亦是越来越随意。
张廷登摇了摇头,端起茶碗灌了一口,抬眼望着杨波,说道“一盘棋,天下局。”
“嗯?”
杨波不解。
张廷登微微一笑,试探道“老夫说的是你那副对联,八方宾客论英雄,万古江山话春秋,细细品来,似意有所指,杨小友可否坦诚相告,所指为何呀?”
杨波一愣,忙道“张大人见笑了,对联是苏洛儿跟我讨要的,我就随手那么一写,如此而已。”
杨波说的是实话,毕竟是做过键盘侠的,华山论剑、倚天屠龙、厉害了我的国、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类的豪言壮语,杨波见得多了,在网上杀时间的人,谁不能说个十句八句的?
键盘侠之所以是键盘侠,就是光说不练,那就没意思了,说到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张廷登却不这么看,自从在戏台见到这对联,便一直记在心上,杨波的对联,谈不上工整,但胜在格局宏大,气势不凡。
杨波年纪轻轻的,这会儿看上去心不在焉的,搁一般人,那是轻狂。
但杨波却不是一般人,有人替杨波算了算,工厂、银行、地产加起来,身家过三百万两,还有他的火枪、火炮,亦是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