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定,沈燕青和郑芝虎便要分头去安排。
杨波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却皱起了眉头,当他听到郑芝虎用燕青称呼沈燕青,就觉得蹊跷,又细看两人说话,神态颇多不自在,感觉两人似乎之前便相互认识,心里疑窦顿生。
杨波暗中观察,并没有说破。
今日天气晴好,凉风习习,天高云淡。
待沈燕青和郑芝虎安排妥当归来时,日上三杆,天色尚早,正是出游的好辰光,众人结伴同行,便向招宝山进。
招宝山位于甬江入海口的北岸,与南岸的金鸡山呈犄角之势,山势险峻,素有浙东玉门关之称,乃是军事要塞。
明初朝廷在此地设有定海卫,着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当年带领戚家军就曾在此地驻守。
山上筑有威远城,城内有座圆通宝殿,是嘉靖年间,由总制胡宗宪从普陀山内迁而来,不用说,这也是大明禁海政策的产物。
众人登上山顶,向远处眺望。
甬江两岸,山势奇绝,危峰兀立,云雾缭绕,犹如一把利剑,耸立在云海之间,十分的雄奇,让人叹为观止。
甬江就在脚下,浩浩汤汤,江面上,风帆点点,来回穿梭,十分的繁闹。
向东,一片汪洋,碧波逐浪,烟波浩渺,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
向西,群山连绵,九龙湖像一条玉带,阳光之下,出耀眼的光茫。
山清水秀,浑然天成,确如韩赞周所言,钟灵毓秀,地宝物化。
众人心有所动,都是感概。
“人杰地灵,地灵则人杰,难怪此地人才辈出,古人诚不欺我也。”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侧目,向杨波望过来,杨波这两句,他们可没听说过。
众人纳闷儿,平素也没见杨波玩弄诗词歌赋,偏偏人家张口就来,细品,寥寥两句,又觉格局甚大,气势不凡,颇能回味。
沈燕青扭头看过来,一瞬也不瞬,那眼神里都是葱白,眉宇之间流露出难得一见的娇憨模样,本就靠近杨波站立,此时情不自禁,却是把身体靠得更近,英姿煞爽的沈燕青竟变得小鸟依人了。
郑芝虎的虎目扫过来一眼,便倏地把视线收回去,望着远处的海面,沉默不言。
书到用时方恨少,早知今日,前世就该多背些唐诗宋词,也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拿伟人的诗词充数。
杨波心中懊恼,老脸一红,摸摸鼻子,干笑一声,正待说点什么,掩饰一下,却听到徐文爵说道“杨波,你说这海到底有没有边儿啊?都说海外有仙山,仙山何在?山上真有仙人?”
“海确实没有边,倘若有人能乘船一直向前,中间可能需要或南或北拐弯,但一直向前,最终会回到你的出之地。”
杨波随口道。
“杨波,你这是地圆说,你也信这个?”
徐文爵奇道。
此时地圆说,已经由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南京多传教士,徐文爵自然是听到一耳朵。
“杨波,你在课堂上也教一鸣这个?”
“倘若地是圆的,海水怎地没有泼出去?”
“。。。。”
众人这么问着,杨波只好科普一番,也不知人家听懂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