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爸是后妈年代文男主冯菏 > 第13页(第1页)

第13页(第1页)

  “刘姐好。”

冯荷连忙站起来打招呼,“快进来坐吧!”

  “哎,好。”

刘红军笑着走进来,没看见赵浩阳,问了句,“小赵不在家?”

  话刚问出,就见到赵浩阳一边擦手一边从厨房走出来,和她打了声招呼。

  刘红军忍不住“啧”

了一声,语气赞叹:“小赵在家里还洗碗呢?真好,不像我家那个,一回家双手一撂,什么活都不知道搭把手!”

  说到最后,刘红军语气忍不住带了几分埋怨。

  冯荷倒了杯水放到刘红军面前,笑笑没说话。

  “瞧我,差点忘了正事!”

刘红军一拍大腿,语气有些懊恼。

  “刘姐,你有什么事就直说。”

冯荷笑道。

  “是这样的,家属院里家属们的工作生活方面是归我管的,小冯你过来这边还没工作吧?”

刘红兵问了一句。

  冯荷摸了摸怀里赵穗穗的头,点点头。

  “我看你资料里写得以前是大学老师,那可是妥妥的知识分子啊!”

刘红兵感叹了一句,又接着说,“我们部队里的药品生产车间正好缺人才呢,我觉得你挺适合的,你看你要不要过去上班?”

  部队里有药品生产车间并不稀奇。

  从战争年代开始,我国部队一向讲究自给自足。

  部队的战士们除了平时的日常训练外,还要种植一定面积的土地,收获的粮食用以满足日常伙食需要。

  部队里同样开设了养殖厂,比如松南部队里就有养猪场和养鸡养鸭场,保证了部队里的肉蛋供给。

  除种植养殖外,在运动后一些部队还大力展了一些轻工业。

  冯荷听赵浩阳说过,松南部队里就有制药、制肥皂、纺纱织布等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轻工业品大部分用来满足部队需要,多余的才向外零售。

  就像赵浩阳他们身上穿的军服,就是他们部队自己织染出来的布做的。

  过来随军的大部分家属也都在分散在这些车间里工作着。

  刘红兵既然重点提了她是知识分子,那肯定不是想让她去制药车间当个普通的流水线工人。

  只不过刘红兵文化素质不高,不明白隔行如隔山。或者她其实是明白的,但现在到处都缺人才,哪里还管得了什么对口不对口?

  只能硬着头皮边做边学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总比他们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更能搞懂那些复杂的理论吧!

  不过这也正是巧了。

  冯荷虽然大学时学的是英语,但她是个好学的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就会去旁听一些别的专业的课。

  她记得,有一段时间她对医学还挺感兴的,其中《药物学》这门课她正好完整地听了一学期。

  现在听到刘红兵的提议,冯荷忍不住心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