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我大昊官员,在此间好好辅佐太子,不可造次,切记,切记。
大昊建康二十一年,五月初六,其上还盖着鲜红的玉玺玺印。
纸张上的内容,是楚偲昨夜所写。
楚偲见宋龙图看完之后说道:“宋大人,知道该怎么做吧。”
宋龙图见到这,哪还能不知楚偲是何意思:“微臣愿意效忠殿下,从今以后唯殿下马是瞻。”
“好,宋大人果然是个明白人,去吧,以后只要在本宫手下做事,本宫重重有赏。”
听着楚偲的话语,宋龙图知道太子这是对自己的考验,只要自己将殿下这次交代的事办好,殿下就会视自己为心腹。
对着楚偲道了声是后,他退了下去。而楚偲待宋龙图离开后,转身回了大厅。
而在一个时辰之后,京城之外的驿站之中,十几名驿卒身上带着拓印多份的旨意,骑着快马向着大昊各地而去,而同一时间,神策军的军营之中八名身着黑衣的斥候,身上带着同样的旨意,骑着快马向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东宫之中的宴会一直举行到晚间戌时,楚偲这才命童吉安送群臣出宫。
不过虽然群臣都走了,但是楚偲还是一直坐在原位,自斟自饮,眼眸皆失星河。
一朝成为太子,得偿所愿,达成了这十七年年来的夙愿,可是不知为何自己却并不感到快乐。
也许是自己太孤独了,内心的喜悦快乐、烦闷彷徨,没有人可以倾诉。
高处不胜寒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将楚偲身旁点燃的蜡烛火苗吹的一阵摇摆,摇摆的蜡烛火光将他的脸色映的一阵明一阵暗。
这时送群臣出宫的童吉安回来了,对着楚偲低声细语:“殿下,已将诸位大人送出宫外了,老奴还安排了马车送诸位大人回家。”
楚偲听着童公公的话语后,放下了琉璃酒杯,沉默了一会:“好,童公公随本宫去一趟御书房。”
说完之后,楚偲背负着双手,太子蟒袍穿在身上,这是真正的天潢贵胄,贵不可言。
楚偲龙行虎步向着门外走去。童公公沉默着紧跟在后面,像是一个忠诚的影子。
此时宫女太监也开始点燃蜡烛,不过皇宫还是很黑,从天上往下看,就像是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虽然有光,宫道回廊有着巡夜太监、宫女挑灯。但是还是太弱了,毕竟皇宫太大了。
童吉安手中拎着个灯笼,在头前带路,路上的太监宫女们纷纷下跪“奴婢(奴才)参见太子殿下”
走过一段距离后,终于来到了御书房门前,随后童公公推开房门走了进来,楚偲也接着走了进来。
此时的御书房中没有点上蜡烛,因此除了童吉安手中的灯笼之外,没有丝毫的光亮。
童公公看着打量一圈,依靠手中灯笼的一点微光,逐一将御书房中的蜡烛点燃,随着老太监点燃蜡烛,御书房这才亮了起来,这时楚偲方才看到面前的御书房全貌。
御书房几乎都是书,楚偲走到书案后的书架旁,随手拿出一本书,打开看来却是孔子的《春秋》。
《春秋》楚偲也是看过,只是这本《春秋》其中的注解颇为详细,有很多楚偲都是不知道的,上面有着历代先帝的感悟,楚偲甚至看到父皇楚元启大量的笔迹。
不过楚偲也只是看了一会就将《春秋》放回书架,毕竟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