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老爷子念起老家情形的陈安解释,“甘肃虽然号称是关内十八省之一,但是历来都是朝廷监管薄弱之处,几乎等同于边疆之地,不仅民风彪悍,官府亦是软弱,甚至不少官员把到甘肃当官视为自我流放,贪腐盛行,根本不管世事。”
“鸡肋吗?”
刚看了一段三国演义的林玉山不禁好笑不已。
没成想陈老爷子真点了点头,“朝廷确实把甘肃当鸡肋的,毕竟那里不是他们的龙兴之地,而是我们汉人的祖地。当年先是陕甘回乱,后是新疆动乱,朝廷甚至多次有人提出放弃甘肃。”
陈安很干脆,“既然北上南下都不行,我们就西行吧,日本人俄国人手再远,也是不可能伸到甘肃去的。”
柳管家提醒,“我们这里到陇南至少五千里路呀,这么多号人,没有几个月是走不到的。”
思忖了一番后,陈安说道,“我们分成两拨人马,一拨人马由我带着吸引日本人注意,然后走草原商路经榆林到甘肃,为其他人走关内驿路到甘肃争取时间。走关内的,用商队的办法,又分成三四队不同时间出发,减小目标,路条找张大哥开就是了。柳管家先派人回老家,现在就开始囤积粮食。”
“一起走不行吗?”
林先生不解。
陈安摇摇头,“日本人跟在屁股后面,会谁都走不了的,必须要有人把他们引开。”
老爷子终于下了决心,“回老家好了,粮草什么的,都路上花钱买就是了,还要去张管带那里调一批马车过来就够用了。明天一早,我们就通知所有陈家庄的人,自己选择是否跟我们回老家,或者散入奉天城里。不愿意回甘肃老家的,我们发一笔遣散费。”
众人默然,几千里的路途呀,流放也不过如此。
次日一早,正准备马上动员陈家庄佃户第二次迁离,斥候队长赵四飞快地闯了进来,带来了新民城里的最新消息。
俄国人在沙河对日本人再一次干起来了。
不甘失败的俄国人,仓促决定在沙河一线对日本人进行一次主动进攻。沙河一带六十多公里的战线上,炮火隆隆,喊杀震天。素质低下的俄军和战术呆板的日军打了个棋逢对手,双方士兵在疯狂地炮火和机枪扫射下死伤遍野。
陈安马上意识到,日本人在战役结束前,是没有时间来找他的麻烦了。
陈家庄的迁移工作当即放缓了脚步,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商队组建和撤离,准备带上更多更充足的物资。只有少数土生土长的东北籍佃户选择了留下来,更多的人是准备去甘肃,因此迁移的队伍十分庞大,幸好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陈安从庄丁团练中抽出了五十人,组成了诱敌队伍,不仅一人双马,还带上了十余辆四轮马车。虽然不知道少爷为什么要浪费车上承重,不装满粮草,偏偏要带上不少金属矿产,但是大家还是听从了指挥。
其中有四辆马车却是装了四挺马克沁重机枪,以及满满一车的弹药以备无患。
陈安用了一段时间机枪后,觉得还是马克沁机枪更好使用,因为火力持续性明显胜于哈奇开斯机枪。利用了几天时间,陈安秘密组装了三挺马克沁机枪,而日本人送的那挺哈奇开斯机枪则送给了张管带的巡防营。
看上去占尽优势的俄国人实在不争气,十几天不到就锐气全无,被日本人打得丢盔弃甲,慌忙退守沙河以北防线。但是日本人也因为弹药耗尽,兵力不足,也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陈安带着柳石几人,转遍了庄子旁边的山山水水,勘察地形,准备和日本人先打上一阵再说。俄国人又败了,日本人腾出手来,必然要来找陈安的麻烦了。
很快,新民那边再传来消息,张管带对日本人也还是有一定渗透的。栗原安秀中尉是情报官员,虽然手上无兵权,但是权力甚大,悍然调动了从战场上退下来休整补充的精锐部队秋山支队。原本两个大队左右的军力,虽然在沙河战场上战损颇大,只剩下六七百人不到,但也不是陈安这几十号人马可以抗衡的。
第十三章打了就跑
陈老爷子他们已经分成四批撤走了。陈安在新民附近绕了几圈后,还是回到了现在暂住的小庄子。辽河平原太宽广了,无论是在哪个地段伏击,都会被训练有素的日军迂回包抄,陈安人手太少,根本无法兼顾后方敌情,反而是小庄子是日军突击的必然地点,完全可以预判大致的攻击阵位。
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傻乎乎地冲上去拼死,陈安和柳石等人不断合计可能的方案。
75毫米野炮直接部署在庄子后部,对前方地域进行了标定,柳石负责到时候指挥一个六人小组负责进行炮火支援。陈安在赌,日军会狂妄地判断陈家庄不会使用大炮,或者会简单操作但缺乏弹药,毕竟当初只提供了十发榴弹。
庄子前方远处,林玉山带人挖了一条歪歪斜斜的浅浅壕沟,不很长,刚好够一个人半趴着开枪。挖上来的泥土被特地运到远处,地面上又胡乱堆了些干草,咋一看根本不像是工事,倒像是引水渠。林玉山突发奇想,将朝向庄子这一边的沟沿挖成平缓的坡型,使壕沟后方毫无遮掩作用。这一想法,让陈安和柳石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但是陈安并不想打堑壕战,只是想首次伏击放一阵枪后,马上撤回后方再打一阵,就顺势开溜。陈安的想法很简单,利用他们手上机枪多的优势,远程射击日本人的追击部队,待到日本人快要进入步枪射程时,赶紧转移阵地撤离。
林玉山顿时沮丧无比,嘟囔着说,“那我不是白挖了吗?”
陈安很好笑,刚想安慰一下,柳石却忽然说道,“不会的,我们在后面再挖一条类似的壕沟,前后都布置机枪,后面的机枪掩护前面的撤离,前面的机枪加入后面的阵地,这样子火力只会突然变猛,会让草率突击的日本人摔一个大跟头。”
也是,没有后方机枪掩护,前面的人马也是很难撤离的,陈安点头赞同。
林玉山却眼中一亮,“还可以在壕沟间挖上一条斜土沟,方便我们撤离,而且最后一个人走后就炸毁中间一段,日本人习惯上会顺着通道追击,碰到塌方处只好爬上地面,刚好可以给后方的机枪一个最好的射击目标。”
陈安和柳石愕然,这个林玉山出馊主意的本领真是无与伦比呀,难怪只有他会津津乐道地整天看三国演义。
不理会洋洋自得的林玉山,柳石转头问,“少爷,分成两处的话,我们的机枪数量还是不足,弹药倒是不缺,反正每挺机枪最多也只能打上一箱子,估计就要撤到庄子了。”
陈安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派人去巡防营,找张管带借机枪,跑路的时候让他们的人半路上偷偷拎走就是了。”